前日晚,北师大校园论坛蛋蛋网征友板块中,一则“求包养”的帖子引发关注。帖子称,北师大一19岁女生“求过而立之年的大叔包养”,并留有一联系电话。昨日,记者核实得知,“求包养”是北师大一宿舍女生试探社会的一种调查,“实际上子虚乌有”。接电话的任同学称,“包养帖”只是宿舍6人商议后做的一个调查,“是走向社会,观察社会的一次尝试,以此试探社会。
在网上公然发帖“求包养”,显然,这种做法掀起了轩然大波。而结果,竟然是大学新女生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这不能不让人对女生的这种新潮做法感到讶异。
显然,“求包养”的社会调查,显得有点动机不纯。不可否认,为了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大学生们可以到社会上去实践,去亲身体验生活,也可以去搞社会调查,以增加对社会的了解与认知。但是,用“求包养”的形式去搞社会调查,显然有点“过”了,这不是求学者应有的求知态度。
搞社会调查,应该本着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嬉皮笑脸,甚至以“求包养”这种类似于恶搞的方式去试探社会。试问,“求包养”能试探出什么呢?是为了验证社会上那些“包二奶”现象,还是为了求证那些自甘堕落、甘愿做别人“二奶”的女生是否真的存在?
以“求包养”的方式去搞社会调查,其心态是不端正的。“求包养”搞调查,女生的这种行为显得非常暧昧,其到底是为了搞社会调查,还是真的为了“求包养”,很难说。
既然能想出“求包养”这个调查方法,说明这些女生,对社会上“包养”和“求包养”的事情,还是有所耳闻的,她们对此,也是感兴趣的,她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外人当然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她们的出发点和心态,都是不端正的,谁能保证,以“求包养”这种方式“试探社会”的女生,是不是在试探社会的反应?她们今后,又会不会走上“被包养”这条路?(作者:曹小芹)
美国失控卫星即将坠地 砸中人概率约为1/3200
编辑: 杨雪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心情排行榜]
1. 除中国青年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他一切因使用youth.cn或cycnet.com或gqt.org.cn而引起的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中国青年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 任何透过youth.cn或cycnet.com或gqt.org.cn网页连接而得到的资讯、产品及服务,中国青年网概不负责,也不负任何法律责任。youth.cn或cycnet.com或gqt.org.cn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中国青年网的意见。
3. 本站注明“来源:×× ”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共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4. 本站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青年网,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站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5. 在本站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6. 如本网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稿之日起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逾期恕不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