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记者探访青岛海岛居民生活:多系老年人留守

时间:2011-09-22 17:01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www.yunhepan.com

记者探访海岛居民生活

  青岛有大大小小69个海岛,有人居住的有9个。这些海岛上的居民过的是啥样的生活?封闭的小岛上,岛民如何触摸到外界的生活?青岛有这么多的海岛,可许多青岛人却不一定知道海岛人咋生活。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探访了:斋堂岛— — 青岛最南边的有人岛,灵山岛——青岛最大的岛,牛岛——被确定开发的无人岛,探寻岛民的生活。

  斋堂岛

  ◎岛上生活

  生活自在富足,多是老年人留守

  夜不闭户,小偷没处躲跳海了

  从青岛市区出发,穿越胶州湾隧道,沿着滨海大道一路直行下去,抵达琅琊港码头: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岛遥遥相望。

  “斋堂岛分为南、北两个岛,远远望去,南面是岛,北面是平地,两岛之间由一条狭长的堤坝连接。”未到达之前,琅琊镇宣传办的工作人员介绍,岛上只有378户,1052人,岛上居民以捕鱼、养殖、出海为主,所需生活用品都需从岛外运来。

  斋堂岛不大,只有0.46平方公里,离陆地最近的地方只有0.7公里,在市区里也就是两个公交站点远的距离。虽然离着岸边近,但海面波涛汹涌,一旦刮风下雨,船都要停航。这是个独立于陆地的小岛,站在岛上能清楚看到陆地上人车走动,小岛特殊的条件,使得斋堂岛并不孤立。

  32岁的岛民肖圣军年富力强,黝黑的面庞,笑容绽放,手里攥着一把花生,边剥边往嘴里填。这时候正是花生收获的季节,岛上随处可见晾晒的花生果。见到来客,老肖伸开手里的花生,就想递给来访的客人。跟老肖交谈,他神态十分坦然自在,安然享受当下的生活,这是记者见到的第一个岛上的人。

  “岛上来个生人,还不到码头,全村人就都看到了。”老肖比划着说,“就这么芝麻大点地方,山上飞上只野鸡,我们围着上山搜几圈,也准能抓到呢,更不用说个人了。”村里住着两个姓的人家——肖和石,300多户人家,就这两个大家族,出门就是亲戚家,岛上民风朴实,夜不闭户。

  在老肖的记忆里,小岛从他记事起,就没有发生过大事。唯一让他记得起来的是,“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我记得岛上来过一个小偷,白天乘船偷偷上了岛,晚上打算偷偷离开。结果被岛上居民发现了,小偷围着岛跑了一圈,实在没处可躲,最后丢下东西跳入海里。”岛上居民没事很少出岛,尤其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岛上的安静自在。

  岛上曾有一半人是“万元户”

  斋堂岛植被覆盖面积95%以上,树木葱郁 、鸟语花香,沿着环岛小路爬山,山间小道都是人踩出来的路,“多少年了,这条道儿一点都没变,我们小时候就是走这条路上山。”老肖介绍。

  为啥叫斋堂岛?岛上老人讲,这个岛上曾有座娘娘庙,是秦始皇登琅琊台时,始皇母亲斋戒居住的地方。虽然娘娘庙早已坍塌,传说也无从考证,但小岛的名字一直沿袭下来。这个巴掌大的小岛上,在渔业还没有兴起之时,岛上居民自给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上世纪90年代,随着渔业发展起来,市民对海鲜产品需求大增,出海捕捞的鱼逐渐卖出了好价格,岛上渔民的收入也开始猛增。”琅琊镇宣传办公室的王主任介绍,“那时候,岛上一半儿人是万元户,生活水平远远高于陆地居民,岛外的姑娘也愿意嫁给岛上的小伙子。那会儿,岛上的小伙儿从来不愁娶媳妇。”

  “这些年,情况颠倒过来了,岛上的姑娘都愿意走出去,连小伙儿也不愿意继承祖辈利润丰厚的捕鱼生活,逮着机会就出去闯世界。现在岛上只能见到60岁以上的老人。”王主任介绍。

  岛上曾经有座小学,可逐渐招不齐学生,孩子们都被家长送到了条件好的胶南市区,村里唯一的小学也被改造成了家庭旅馆。走在岛上半天,几乎见不到年轻人,只有一些老人坐在码头聊天、抽烟。这是一座寂静的小岛,在这里,时光似乎放慢了。

  老人和年轻人居住还分区

  只有在中午时分,看着升起的炊烟,才能从小岛上捕捉一丝烟火气息。

  今年81岁的石大爷正跟老伴儿坐在堂屋外休息,大娘71岁,手脚利索,正麻利地做着针线活儿。看一群陌生人经过自己敞开的门口,大娘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几句话就唠开了家常。大娘边说话,边不忘手头的针线活:一条露出白色棉花的花棉裤,大娘麻利地拆着细细的针脚。一旁的石大爷正对着老伴儿坐,拄着拐杖,盯着大娘做活儿,看了一会儿,两眼开始眯起来,打起了瞌睡。老两口就这么端坐着,一上午的时光就慢悠悠过去。

  屋檐底下有个燕子窝,记者询问燕儿去哪了?石大爷抬起头来说:“去南方了,明年春天就回来了。”大娘接话说:“燕儿可聪明了,跟人一样,该回来的时候都回来了。”老人的两个儿子出海,孙子们都在岛外上学,老人不愿意跟着出岛,守在岛上等着孩子们过节回来时候有个“家”在。

  “岛上原来有两个村,现在合并成了一个村,但老人还是喜欢住在岛的北面,那里是老人居住区,有古老的水井、老人喜欢的老器具。而两岛之间的地方住着年轻人,房子也是新的多,这种生活自动分区很有意思。”琅琊镇宣传办公室的王主任说。

  ◎岛上劳作

  渔业加工为主,人均收入很高

  岛上居民生活简单,肖圣军从小在岛上生活,除了出岛上学,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岛上。他喜欢岛上的生活,虽然为了孩子上学,他已经在胶南买了房子,但在胶南待一段时间,他就要回到岛上住上两天。“回到岛上,感觉心里也踏实。”

  随着岛上年轻人上学、工作离开海岛,待在岛上养鱼、劳作的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年轻壮劳力常年在外出海打鱼。海岛特殊的地形,使得晾晒干海产品具备难得优势。“刚捕捞上来的海鲜,稍微加工就晾晒在岛上的岩石上。秋天是最好的季节——苍蝇不招、蚊虫不咬,晾晒在岩石上的海鲜,光线充足,海风吹得恰到好处。晒制出来的干海鲜味道特别,一尝就不一样。”村里晾晒加工的海参、海米、墨鱼、小干鱼、海蜇等产品已成功打入胶南市区及周边县市。

  岛上渔业加工产业的发展很快。据了解,目前,岛上从事渔业加工的业户已达30余家,年经营收入在50万元以上,有一些收入在百万元以上。在靠近岸边的码头上,矗立着几座冰库,专门用来储存海鲜。此外,村里拥有进行远洋作业的150马力以上渔船98艘,其中最大的420马力,发展为胶南市大马力渔船数量最多的村,2010年的时候,村里海洋渔业总收入达1.3亿元。

  据了解,村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很高,居民虽然在岛上居住,但多数都在胶南等市区购买了商品房。要说村里谁最能,那要数村支书了,虽然记者没有见到本人,但据村民介绍,村支书很能干,是岛上出名的能人,不光经营加工海鲜,还开展多个产业,是个千万富翁。

  岛上的生活令外人神往,也吸引了一些上岛游客。环绕海岛走一圈,山岩陡峭,有许多奇险的景致 ,也有多处适宜执竿垂钓的好地方。在岛的南侧,礁石嶙峋、山岩陡峭,不少驴友用来作为难得的攀岩地方。

  在前往斋堂岛的途中,琅琊镇的工作人员提醒记者,“斋堂岛上资源保护相对完整,原生态的资源留下的多。我们感觉,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不开发就是对它最大的保护。”在斋堂岛村里,确实有一家“斋堂岛度假村”,这个度假村的投资者是日照人,但开发资金不足,整个旅游区内的资源尚未开发,游人稀少,只有一部分喜欢探险的驴友,通过网络前往斋堂岛探险游玩。

  岛上渔民为了多吸引游客,收拾出自家的屋子开了“渔家宴”,开办了家庭旅馆。据介绍,岛上共建有渔家宴、家庭旅馆15家,专门为外面来的客人提供方便。可记者在岛上停留半日,不曾发现一个游客逗留,这跟岛上“鱼正肥虾正美”的季节很不相符。

  在前往岛上的游船上,船长肖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每天发船,但只在节日的时候接点游客,核载50人的大船每次都坐不满人。”

  ◎孤岛不孤

  吃自来水,坐公交船

  虽然小岛是孤立的,但岛上居民过的并不是原始人的生活,跟陆上居民生活没啥两样 。“岛上居民咋吃水?”2007年,胶南市投资 600多万元,铺设海底电缆和供水管道,为斋堂岛居民解决了祖祖辈辈吃水难 、用电难的问题。可在这之前,岛民只靠着几口老井吃水 ,水质差不说,遇到旱天还经常断水。岛上通上了电,通讯基站也扯到了岛上,有了钱的居民还能上网、看电视。

  刚进海岛,游客能够清楚看到隔着海面,两个基站之间拉长的线缆。在岛上拨打电话,跟陆地拨打一样,没啥区别,即使穿梭在山林里面,手机信号也很足。岛上的老人多,为了满足老人娱乐,村里投钱建了两个小广场。但岛上居民的生活成本还是比陆地要高,因为蔬菜、水果、面粉全部要从陆地运到岛上,成本也就相应增加。

  岛民出行也是个大事,在“公交船”没有开通之前,岛民出行要看天气,家家户户备有小渔船。自从去年“公交船”开通后,岛民只需交1块钱,跟咱们坐公交车一样,坐上大轮船就能往来岛上。“公交船”一天往来18趟,保证了岛上居民能够来去自由。“1块钱只是针对岛民,对外游客是10块钱每人次。”

  有时候船上乘客只有一两个人,轮船照样按点儿发。而这艘轮船的核载人数是50人,“这艘船是去年引入,政府投资建设,岛上村委给村民补贴,象征性向村民收取1块钱。”王主任介绍。

  离开岛的时候,村口的一位老人正凝望着海面,长长的钓竿垂在海面,享受着悠然的海岛时光。

  灵山岛

  环境好,岛上70多个老寿星

  灵山岛是目前青岛有人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常住人口2700多人,有12个自然村。村里老人长寿,光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70多人。岛上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人今年98岁,家住李家村。老人身体精神都很好,因为去年活动的时候扭伤了脚,现在不能出门。灵山岛旅游风景区的工作人员肖永军介绍:“老人精神头不错,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生活十分规律。”

  曾有不少人来灵山岛探寻长寿的“秘诀”,肖永军笑着说:“灵山岛夏天在20至25摄氏度之间,高温天气只有十多天。冬季常温在8摄氏度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岛上的绿化率高达90%以上,空气清新,老人喜欢这种环境。”据介绍,随着游客增多,不少年轻人专门跑到岛上来练瑜伽,就是冲着灵山岛的环境。”沿岛上走一圈,随处可见背着背包的游客。岛上的风景有象鼻山、老虎嘴、恐龙石等,这些景点也都被开发出来,吸引更多游客。

  在码头驻地城口子村也有一个万姓老人,今年94岁,耳不聋、眼不花,跟人沟通十分轻松。岛上民风淳朴,老人的丈夫在她26岁时因事故去世,留下两个幼子和两位老人,她当时不忍心撇下他们,一辈子没改嫁。老人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足,没有过多的抱怨。

  岛上长寿老人多,跟岛上特殊的环境有关系,但老人们自己也有养生之道。在码头上,经常能见到一位叫苗在成的老人。今年83岁的他身体特硬朗、性格开朗。老人80多岁时,还经常出海钓鱼。自己划着小船,还经常钓到10多斤的大鱼,让年轻人自愧不如。记者碰到他的时候,老苗正从地里回来,挎着一篮子萝卜菜,“吃鲜菜健康,我每顿饭都少不了。”

  虽然83岁了,但他不服老。每次出海都要跟年青人较量,钓鱼归来的时候,老苗会围上去,先问问人家钓了多少鱼。得知人家的比自己少,老苗这才慢悠悠拿出自己的鱼筐,“卖弄”一下。等到别人夸赞一番后,老人会把自己如何钓到大鱼的技巧教给别人。

  老人平时吃鱼多,但自己钓的鱼从来不卖,送给子女朋友们。如果告诉老苗“我喜欢钓鱼”。老苗准会热情地用船载着你出海,啥季节捕鱼好、捕啥鱼好,这块海底是高还是低、是礁石还是沙地,他都会仔细教给你。老苗的乐观开朗,在村里交了不少好友。

  苗在成老人的老伴儿今年也80岁了,俩人结婚60多年,有5个儿女。刚结婚那会儿,老苗刚满20岁,下了7年海,经常到江苏连云港等海区捕鱼,老伴一个人在家照看老人和孩子。

  老苗念过私塾,是个热心肠。岛民就把往来通信的重担交给了他。当时,跟陆地沟通的书信全是他跟另一同事送,而交通工具就是一艘小风帆船,船小浪大,往来十分危险。老苗经常是早上出发,摇橹9个小时时间抵达积米崖码头,然后再步行4个多小时把文件送到胶南市政府,再到灵山卫帮助群众送信取信。送信的活儿一直工作到了50多岁,老苗才让儿子接了班。

  老苗的老伴儿于阿姨今年80岁,精神头一样不错。谈起当时谁追谁,于阿姨笑着说:“当时看到老苗工作优秀,人又好,是我主动追的他。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跟在老苗的身边,老怕拖他后腿。”岁月虽然在俩人身上留下了印迹,但老两口的感情还是一直不错,儿女也很少见到老人争吵脸红。

  牛岛

  桃花岛缺“岛主”

  牛岛,在当地村民眼中极为不起眼的小岛,一夜之间变得“牛”了起来。4月12日,牛岛和三平岛同时入选国家海洋渔业局公布的无人海岛名录,可正式对外招岛主。9月21日,记者求证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咨询的多,但没有真正下手的买家。”

  牛岛只有0.11平方公里,这200亩地的小岛遇到落潮时,会有一条200多米的通道连着陆地。开发区正在开发中的唐岛湾环绕着小岛,岛上树木林立,春天来临,人工种植的杨树、槐树开始吐出绿叶。而岛上最吸引人的就是一片桃花林,记者乘船抵达小岛时,岛上桃花开得正艳。秋天来临时候,近百亩的桃花林里硕果累累,诱人的果香会吸引一部分渔民上岸。

  “桃花岛”上并不是没有人,顾家岛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曾在岛上种地、栽种果树,过起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随着老人去世,岛上再也没有人长期居住。小岛缺少淡水和电力 ,到了晚上漆黑一片。因这里靠近内陆,海边的渔民倒是经常荡着小船去打鱼、捕蛤蜊。

  8月28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指导意见》,对海岛的地形、海岸线、动植物资源等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规范。而青岛市正在编制的《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未出台前,此前公布的可开发的三平岛和牛岛,都不受理岛主申请。

  “没有规划,目前还不能受理岛主申请。”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只有规划编制完成,才能确定什么样的岛主才符合条件。规划完成以后才可以正式招岛主。具体何时编制才能够完成,暂时还无法确定。

  ◎开发利用

  发展生态产业适度开发旅游业

  2007年,国家海洋局根据青岛市海岛生态、资源等特点,选划了10个海岛特别保护区,选划保护海岛37个。可在这之前,有多个海岛因为保护不力,资源受损。崂山区中韩镇的大公岛有 100多种稀奇鸟类,是名副其实的“鸟岛”。但海岛上非法捕鸟的行为时有发生,海鸟资源损失惨重。

  海岛水资源匮乏,大部分海岛都以大气降水为淡水主要来源。而随着海岛开发和利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过多,淤泥、淡水养殖、海水倒灌等因素导致水质恶化,加剧了海岛淡水资源的紧张。

  “如果保护不了,那就先不要开发。”青岛市海洋渔业局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积极推进海岛生态型产业建设。每个海岛都是独立而完整的生态系统,自然状况差异很大,应该根据各自特点因地制宜发展海岛生态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各营养物质的循环关系,建立和谐互补的生产方式。”

  在海岛旅游方面,青岛市一直在探索方式。海岛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同时还会使海岛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青岛市旅游局局长王建功曾介绍,在严格保护海岛植被、生态及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青岛将对灵山岛、竹岔岛、斋堂岛等六个海岛进行保护性开发,形成观光、度假、休闲、娱乐旅游产品。

  王局长表示,青岛海岛资源丰富,有69个海岛,海岛的开发将能缓解旅游不均衡发展的局面。目前,田横岛、灵山岛建有部分旅游设施,游客可以乘船上岛观光度假。由于青岛大多海岛是无人岛,环境容量很小,并且是海生候鸟重要栖息地。根据规划,需对多数海岛加以保护,目前决定对灵山岛、竹岔岛、斋堂岛、田横岛、大管岛、小管岛进行保护性开发。下一步旅游局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对海岛旅游进行适度开发,形成观光、度假、休闲、

相关阅读

    上一篇:湖北13岁留守女孩思念父母心切服药自杀获救
    下一篇:换个思路看收费停车场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