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成为“机密”的河北省馆陶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闫宁的简历,如今“解密”了。性别、民族、出生年月、籍贯、政治面貌、学历,哪年哪月在哪当什么官,寻常不过的内容。这样流水账一样的简历,没当官的人从小到大也不知填写过凡几,更不知要填到何时,何密之有?但在“解密”之前,馆陶方面以“不便对外公开”的回应而使这件寻常不过的事情硬是演变成为举国上下质疑的一个焦点。
被馆陶视为机密的官员简历,公众早就司空见惯了。翻翻报纸,尤其是今年这个换届年,不要说中央的、省部委的大员上任,就是地市的、政府职能部门的头头更替,公开职务的同时公开简历,也属一道“例牌”。1981年11月出生、大专学历的闫宁的简历为什么成为例外?担心被挑剔的网友从他三年升迁四次这种非同一般的提拔速度中寻出破绽?如果是这样,那只是时间上的此时或彼时问题,被挑剔是终究逃不掉的。报道说,如果不出意外,在此后的馆陶县人民代表大会上,闫宁将没有悬念地去掉“代”字,成为县长。馆陶怕就怕这个“意外”?
闫宁或有其过人的从政才华。不要说他已经29岁,战国时秦国的甘罗12岁就已被封为“上卿”了,那待遇相当于丞相。但人家甘罗就有事迹作后盾,《史记》里说得清楚。“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并且,燕国为了显示诚意,还派“太子丹入质于秦”。但张唐不敢去,因为到燕国要经赵国,而张唐“尝为秦昭王伐赵”,赵国跟他结了仇,早放出话来说:“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丞相吕不韦正因此“不快之甚”之际,甘罗挺身而出,一句“借臣车五乘”就上路了,专门先去赵国啃硬骨头,并顺势改变了吕不韦的连燕攻赵战略。他这么游说赵襄王:燕国人质都到我们那儿了,双方铁定要联手打你们,你们够呛,而我们联手打你们的目的,是为了要你们河间一带的土地,“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先给秦国,然后以“强赵攻弱燕”,我们坐视不理。果然,“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秦国来了个坐享其成,不仅达到了原来的目的,还有额外11座城池纳入版图的收获。小小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诡计,司马迁也认为甘罗“非笃行之君子”,但他同时认为在“天下尤趋谋诈”的时代背景下,却又不失为一条“奇计”。
完整地复述甘罗的故事是想说明,不要说我们这个不断强调干部年轻化的时代了,就是从前,也不妨碍年纪轻轻的人享有高位。问题只在于:凭什么?在闫宁身上,即便是公众好奇吧,也有满足知情的权利,不能让他的履新迷雾重重。结果倒好,非但馆陶县及其上级邯郸市官方都不愿意谈论闫宁的擢升,甚至连简历都成了“机密”,各种猜测和流言不满天飞舞才怪!闫宁的头衔一旦去掉“代”字,就将与早前的焦点人物周森锋一起,进入“史上最年轻县(市)长”序列。其实,今天再添若干这样的年轻官员都不是问题,公众只要求个光明正大,别把好事弄得像偷鸡摸狗一样。
甘罗那么聪明,在于他是“名家之子孙”。他虽然没有“名爹”但是有“名爷”叫做甘茂,当过秦的左丞相,出将入相,属于“攻城略地,莫不降下”一类的人物。甘罗凭借自己聪明才智做了对国家那么有意义的事,未尝不是给今天那些倚仗“名爹”的显赫背景去寻衅滋事的小子们的一个榜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