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死囚复活案调查:被枪决者犯罪事实确实存在

时间:2011-09-24 11:12来源:新华网 www.yunhepan.com

 日前,一篇名为“枪决九年后死囚还活着”的报道在网上引发热议,两天内网上评论达数万条。2002年在宜昌被执行死刑的“唐建敏”,其实叫张文华,而真正的唐建敏至今还活着。此案曝出后,一些网友纷纷留言评论,认为这是一起“错得惊世骇俗的奇案”,让人“匪夷所思”。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调查核实了解到,张文华冒充“唐建敏”之名,在宜昌市实施抢劫、敲诈勒索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表示,应汲取教训,并对法律文书中的被告人姓名予以更正。

  【核心网事】死囚“复活”让人“匪夷所思”

  这篇引起舆论哗然的报道反映:2000年前后,一名男子在湖北宜昌市4次实施持刀抢劫并致人重伤,案件由宜昌市公安机关侦破。这名男子经过各级机关的司法程序,最终被判处死刑,于2002年在宜昌郊外被验明正身、执行枪决。从审讯、判决到执行死刑,此人一直自称是“河南省淅川县厚坡镇前河村村民唐建敏”。当时,前河村村支书李明占受托转交村民唐殿忠(唐建敏父亲)一份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通知,称唐建敏因犯抢劫罪,被执行死刑,让家人前去领尸,当时唐家没人,也就没人去领。没想到过了一个月,已经“死”在宜昌的唐建敏居然回家了。

  报道称,被执行死刑的男子其实并不是河南省淅川县的唐建敏,而是湖北襄阳市(当时为襄樊市)市民张文华。真正的唐建敏一直在外打工。张文华则是唐殿忠姐姐的儿子、唐建敏的表弟。

  报道中还提到,张文华在宜昌被抓之前,疑与襄阳另外一宗谋杀案有关。他一方面“积极”写信举报同乡徐浩是凶手,将杀人和毁尸的主要责任都推给了徐浩;另一方面称自己罪大恶极、良心上吃不消,要跳江而亡或吃安眠药死在山里。徐浩后被襄樊市中级法院判处死缓。徐浩母亲因此到处为儿子伸冤。目前,她以“真凶举报在逃,无辜替罪坐牢,真凶落网已毙,无辜仍押牢内”二十四字来形容这起案件。

  很多网友表示此案让人“匪夷所思”,认为是“司法之耻”。网民质疑:我们的办案、司法机关还能信任吗?从侦查,到起诉,再到审判,一个个环节,只要有一点责任心,怎么发现不了身份错误?因此,一些网友评论:这一错案反映出“办案机关极端不负责任”;各级侦办、司法机关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纠错机制。嫌疑人徐浩的诉讼权利,一次次地被打折扣,只是由于徐浩母亲十年不懈的坚持,今天才因舆论等外力出现转机。

  此案曝出后,不少网友认为是“杀错了人”,因此情绪激动、评论尖锐,纷纷用“草菅人命”“指鹿为马”“张冠李戴”来形容这起“错案”。网友“非比寻常的俊”说,这不是二月河小说里面的“斩白鹅”吗?四川网友Ttttdl说,张文华是一个“替死鬼”。

  目前,网民对这一离奇的案件有各种猜测推断,认为不会有“无缘无故的错误”。网友“塔米”说,肯定是行政命令造成的畸形断案,各级刑警都得立下字据一定要在某某时间段内破获该案。

  还有评论认为,唐建敏“死囚复生”案,亟待正义的复生。有媒体评论说:这是一起案外案。张文华还涉嫌一宗故意杀人案,在张被执行死刑后,这宗杀人案如今已成“悬案”。正当程序不该成为“特供品”,张文华案已然随着他的死而终结,但徐浩案仍在等待司法机关一个说法。这不只关乎徐浩一个人的正义,更关乎社会对司法的信心。

  【记者核实】被枪决的男子犯罪事实确实存在

  带着网友的种种猜测和疑问,记者到宜昌市与此案相关的部门进行核实,均表示已接到其上级要求不能接受采访,由上级部门调查清楚后作出回应。但记者还是从一些侧面了解到当时此案办理的一些情况。

  案件侦破工作由宜昌市公安局西陵分局负责。2000年前后,有人在宜昌市多次持刀抢劫,犯罪行径为夜晚尾随单身女子并实施持刀抢劫。2001年8月19日,宜昌警方将此名犯罪嫌疑人擒获,查出此人共实施持刀抢劫4起,造成2人重伤。一些案件知情人士透露,犯罪嫌疑人无身份证明,他自己交代是唐建敏,河南人,也提供了出生年月日和详细的家庭住址。

  为核实犯罪嫌疑人身份,当时宜昌警方向河南省公安机关发去确认函,请求协助核实身份。后来宜昌警方收到河南省公安部门回复称,确有此人。于是宜昌市公安机关才将此人移交至相关司法机关。

  据知情人士介绍,当时办案大多为函查,没有硬性规定非要到犯罪嫌疑人户籍所在地去核实身份。“不管他是张三还是李四,在确凿的犯罪事实面前,依据相关法律,他都应被处以死刑,并不是网友理解的‘杀错人’。”对于此案卷宗的下落,记者了解到,卷宗已经随着司法程序转至有关司法部门,并不在公安部门,但此份卷宗“确实存在”。

  【延伸阅读】专家指出司法机关互相监督力度不够

  对于此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教授表示,这首先反映了我们司法机关相互监督力度不够。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很容易所有环节上都会出错,这种直线型的监督应当向旋转型的监督转变,整个诉讼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此外,我国的司法监督的制度保证和有效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从而不断增强司法的人民性、群众性,避免这样的“乌龙案”。

  武汉大学周运清教授指出,这个事情反映出我们司法程序上的确有漏洞。在这么严肃的事情上看不出对生命的尊重。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正义,判出这样的案子,正义体现在哪里?我们执法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在哪里?这样的事情严重损害司法机关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8条第2款的规定,即“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对该案的审判,符合上述法律规定。

相关阅读
  • “死囚”被执行枪决9年后仍正常生活 法院称合法
  • 杨涛:搞刑讯逼供原来没风险?

    • 上一篇:重庆首家贷款公司成立单笔最高可贷12万
      下一篇:采血科长称有人劝阻献血者别替红会赚钱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