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客运列车车头脱轨
10月10日上午9时30分,由陕西韩城开往北京西站的1164次旅客列车发生车头脱轨事件,幸未造成人员伤亡,铁路部门就此道歉。另悉,有网友微博爆料,称“酒
钢号”豪华游船在皋兰县什川镇黄河岸边试水不成功在水中倾覆,并配发相关图片。相关部门证实这一消息,并表示问题已经解决。
列车车头脱轨 铁路部门致歉
由陕西韩城开往北京西站的1164次旅客列车,行至石景山南站准备进站时,车头脱轨,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事发后,救援人员赶赴现场,更换车头,1164次旅客列车于上午11时左右抵达终点站北京西站。北京铁路局表示,事故原因还需进一步调查。
事发时列车发生摇晃
石景山南站,是1164次客运列车行驶表中的倒数第二站,其终点为北京西站。乘客张女士称,她从韩城上车,列车行驶到石景山附近时正在减速。突然前方传来“轰”“轰”几声巨响,紧接着是刺耳的刹车声。“没有太大感觉,就是摇晃了几下。”张女士说,大家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问乘务员也没有得到答复。过了一会儿,才有乘客说看见火车车头歪出了铁轨,很可能是脱轨了。
不久,旅客们看到很多铁路抢修人员陆续赶到。“除了车头,前三节车厢好像也出了问题,乘客们都疏散到后面的车厢里了。”一名旅客称,大家在等待近一个小时后,列车开始后退,挂上另外一节车头后驶往北京西站。在经过事故点时,乘客们看到,车头和三节车厢留在现场,很多抢修人员正在抢修。
车头侧歪偏离轨道2米
上午11时许,石景山南站院内停满了各种车辆,扛着铁锹、钉桩等工具的抢修人员来往匆忙。在站台西北侧铁轨上,一辆橘黄色火车车头脱离铁轨,向左侧歪在了碎石路基上,车头离铁轨近2米,车头尾部,则歪到铁轨的另一侧,整个车头,斜横跨在铁轨上。
此时,一辆橘红色的铁路抢修车,缓慢地从西站方向开来,停在事故车旁边。抢修人员启动抢修吊车,准备对脱轨车头及车厢进行吊扶作业。同时,数名抢修人员爬上路基边的缆线塔,将架设在铁轨上方的电缆线拆除,以方便抢修吊车进行吊扶作业。
10日下午3时,脱轨车头、车厢被扶正。据了解,待初步的检修完毕后,将被拖走进行维修。
现场的北京铁路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事发时,1164次旅客列车正在进站,时速很低,所以,事故未造成人员受伤。一名抢修人员称,该列车事发时行驶在进站轨道,未影响主线运行。
说法 机车故障致列车晚点
10日下午,北京铁路局通报,10日9时30分,1164次旅客列车行至京原线石景山南站上行进站时,因机车发生故障造成列车晚点一小时左右。其间,北京铁路局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积极疏导旅客,做好解释、安抚等工作,铁路部门对给旅客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
网友爆料:酒钢号试水倾覆
10月10日上午,有网友在微博上发信息称:9月29日,“酒钢号”豪华游船在皋兰县什川镇黄河岸边试水不成功在水中倾覆,并配发相关图片,一时引起网上众多网友的热议。记者就此采访了兰州市交通局,兰州市交通局答复:当天的试水存在技术失误,“酒钢号”检修后将择机再次下水试航。
网友在微博上写到,“兰州上演‘泰坦尼克’大戏”,经与兰州许多朋友求证,2011年9月29日10时许“酒钢号”建造成功后进行试水,倾覆在黄河兰州市什川段。从配发的照片上可以看到,“酒钢号”船体后部沉入水中,约占船体的一半,船头高高翘起,和水平面形成的夹角近30度。
就“酒钢号”试水倾覆一事记者电话采访了兰州市交通局宣传处乔处长,乔处长承认9月29日的试水确实出现了问题,但事情已经解决。乔处长说,“酒钢号”试水时由于施工单位的操作失误,船体后部的机舱进水,导致游船下沉五六米,当天的试水不成功。
事发后,相关单位紧急处理,将船拖上岸。目前正在对这起事故进行处理,“酒钢号”也在检修中,等检修、调试完毕后将会择机再次下水测试并试航。
“酒钢号”是酒钢集团为兰州市捐资1768万元建成的豪华旅游客船,是目前西北地区在营船舶中体积最大、功能最完善、设备最先进、装修最豪华的旅游船舶,游船为单体内河客船,总长32.9米,船宽7.5米,设计吃水0.95米,满载排水量130吨,船舶续航力600公里,载客80人,总吨位240吨,最大航速为每小时22公里。游船上下两层客舱面积111平方米,观光甲板总面积78平方米,其设施装潢达到五星级宾馆标准,原本预计于10月10日左右首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