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蒙阴讯 (通讯员宋国栋 张爱红)这几天,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的果农伊建国格外高兴,令他高兴的是不仅今年的优系红富士果品获得了大丰收,亩产量达到5000多公斤,而且果品还未下树就被外地客商以每公斤5元的价格全部订购。经济效益的背后源于他实施的绿色标准化种植、科学的管理。10月13日,正在果园忙活的王少德指着树上红红的苹果对我们说:“我这苹果能长这么好,是因为按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进行管理,打药打的是无残留的,施肥施的是有机肥,这一片果园今年收入4万块钱没问题呢!”
丰收的喜悦也同样挂在全县10万果农脸上,通过实施“绿色标准”进果园,可为这个县果农增加收入8亿多元。
蒙阴县果业局副局长王发明介绍:“蒙阴是个果品大县,这些年我们严格按照果品标准化的要求统一进行果园管理,从剪枝、施肥、套袋、打药都按一个标准进行,生产的苹果达到了有机果品的要求,80%的苹果畅销广东、上海等地。”
近年来,蒙阴县大力推广果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通过“抓示范、建基地、引技术”,实现了果品增效、果农增收。这个县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组织实施了“无公害苹果基地创建工程”、“无农药残留放心果基地创建工程”,先后推广了配方施肥、树下覆草、铺设反光膜等20多项先进的管理技术,今年全县的3亿斤苹果,优质果品率达到95%以上。目前,全县已在320个行政村建立了无公害果品基地,建起了14个1万亩以上的果品精品园,全县苹果优良品种和科学种植技术应用覆盖率达到100%,果品也由规模化向精品化方向迈向。
相关阅读
夏津首家国家级“供港蔬菜基地”获批 蔬菜直供香港
山东6家单位入围首批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 系全国最多
非法海鲜市场占领青岛音乐广场 小皮筏捞海货专卖游客
【精彩十二五】山东:中小企业千帆竞发 活力增强
潍坊百树学校玩变脸 “新高中”成了“培训基地”
济南市残疾人特殊技能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山师举行
山钢集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开工 2016年投产
济宁:“三孔”古建筑彩绘成为全省文物古建筑科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