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济南10月19日讯10月1日小清河蓄水通航以来,不断有市民向媒体和相关部门反映板桥出水箱涵出水颜色“发黑”的问题。今天,记者从济南市市政公用局了解到,各有关职能部门对市民所提出的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已经安排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小清河板桥出水箱涵所排出的水各项指标正常,市民所看见的“黑水”其实是视觉误差所造成的。
据记者了解,板桥出水箱涵是光大水务有限公司污水处理一厂排水口。该厂是我市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城市污水30万立方米,沿小清河还有污水处理二厂、三厂、四厂,目前,四个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均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最高标准一级A标准,每天共向小清河提供63万吨补充水,是小清河的重要水源。
为保障小清河蓄水通航,引用部分玉清湖沉淀的黄河水为水源,因黄河水水中悬浮物含量比较高,浊度达到34度,并且由于颗粒细小不宜沉降,导致水面浑浊,呈黄绿色。一厂出水水质经过紫外线消毒杀菌,且悬浮物含量很低,浊度仅为5度,水质清透,与小清河水混合后,两种水质泾渭分明,因小清河水水深约2.25米,从桥面俯看,与黄绿色的小清河水相比较,会造成视觉上的误差,箱涵出水处看起来颜色偏重,呈“黑色”,与济南72名泉中的“墨泉”呈现为“黑色”道理相同。
该处较为混浊的的原因除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很清,与小清河水的色差加大之外,另外的原因就是: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含有部分残余的混凝剂,与小清河的水混合后,使小清河中细小杂质颗粒凝聚成大的颗粒物质,象絮状体一样,杂质颗粒变得容易下沉,促使水体变清,这就是小清河下游水质明显优于上游的原因。
根据市环保部门提供的污水处理一厂历史监测数据和市供排水监测中心现场检测数据分析表明,该厂出水COD均值为25.1mg/l、氨氮均值为1.1mg/l,悬浮物均值为6mg/l,出水水质稳定且优于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因此,市民勿需担心一厂出水箱涵出水颜色“发黑”污染的问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