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10月27日讯(记者 李钢) “加油!”27日,济南军区总医院无菌病房里,谭文娟向窗外的养父母做了个加油的手势。2天前,相认不久的弟弟为她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文娟顺利完成了输注,再有十多天就可以出舱了。
27日,无菌病房里的谭文娟精神不错。“昨天孩子伸着俩手说,想让我抱抱。”她的养母张女士说着眼泪就流了出来,“孩子很不舒服,但一直很坚强。医生说孩子刚完成了干细胞移植,慢慢就能好了。这两天,孩子吃得也多了。”
谭文娟的主治医生方圆介绍说,10月24日,文娟的弟弟在省立医院做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供体身体条件比较好,一次采集了150毫升。然后进行了输注。目前患者情况比较稳定。”“现在这个阶段是造血重建的过程,一般需要两周左右。等患者白细胞达到正常水平后,就可以出舱了。”
高额的医药费仍然让谭守艾夫妇发愁。“在无菌舱里,一天要花好几千,之后还要在普通病房里住很长时间。就算出了院还要服用两年的抗排异药,光这个一年就要好几万……”谭守艾已经恳请医院先行结一次账,然后回老家用新农合报销一部分。
自媒体报道了谭文娟的故事后,许多热心读者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25日,力克保健液山东总代理济南金丹商贸有限公司的员工自发进行了捐款。27日,该公司将捐款送到文娟养父母手中。
“孩子的病能治疗到现在全靠好心人的帮助。”谭守艾非常感激。“烟台的刘盛兰老人又给寄了1000块钱,我写过信让他不要寄了,90岁的人了不容易……”谭守艾哽咽着说。
无菌病房内,刚完成输注的谭文娟状态很好。本报记者 王媛 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