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已经发展到了40多张鏊子,成了正儿八经的事业,可江照云一有时间还是喜欢坐下来自己摊煎饼。去年12月23日,记者面前的江照云不停地搓着被冻得胖乎乎的粗糙双手,一边解释:“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帮帮更需要用钱的人。”
47岁的江照云是沂源县西里镇梭背岭村人,现在从县城里胜利山的脚下租赁了一套平房摊煎饼。要不是沂源县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王秀玲发现有个衣着简朴的农民经常不具名捐款,人们还不知道这个“煎饼哥”已经多年坚持捐款行善,总额已达10余万元。
别人是有了余钱捐,江照云是攒点钱就捐,碰上困难的,没钱想法也得捐。“印象较深刻的,是终止保险捐款助学的那一次。”面对记者的提问,江照云总显得很“健忘”,倒是妻子刘中香在一旁提醒了他。2003年,江照云从电视流动的字幕上看到有贫困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团组织就呼吁社会帮助,每名学生需要4000元。“正好给孩子买的保险就是这个数,那时候家里也没这么多现金,我立即想到了提前终止保险。”江照云说,保险是9年期的,已经过了7个年头,那会儿取出来很不划算。但他没有犹豫,第二天就取出来寄了出去。当时妻子对这个事很不理解,江照云就开导她说:“反正钱咱还能再挣,但人家孩子要失去机会就遗憾一辈子了。”
江照云捐款从不见受助人。南鲁山镇民生办公室主任李来源告诉记者,老江从2007年开始资助该镇前坡村贫困学生王峰(化名),每学期300元,从没落过。王峰现在上了高中一年级,他也不知道是江照云在资助他。其实,李来源想过安排双方见个面,可被江照云一口拒绝了,“别增加压力啦,让孩子觉得欠咱似的。”
除了王峰,江照云从不知道他捐款的去向。以前他往邮局跑,寄给外地的公益机构和团体,后来县里成立了慈善总会,他就固定了捐款部门。“你知道郭美美事件吗?你相信慈善部门能把你的捐款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吗?”“知道。但不能因为出过一些问题就不捐款了吧?”江照云反问记者的话,让人很难从容回答。憨厚的江照云接着说:“虽然出了一些问题,但我相信慈善机构更专业,他们能操作得更好。”
难能可贵的是,江照云的捐款热情带动了一大批人。妻子就不用说了,从最初的不理解到默默地支持,堪称他的坚强“后盾”;他的孩子在读大学时也常常帮助困难同学,奖学金都捐了出去。在他老家,也有10多人受其影响多次捐款。江照云先后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被评为淄博慈善奖最具慈心行为楷模,2011年又成为感动淄博年度人物候选人。成了“名人”,江照云还是一如既往地低调,2010年的奖杯他就是让别人给捎回来的。“要是像以前一样,光捐款也不用别人知道多好?”
冬至刚过。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记者在“煎饼哥”的摊点前感到了一丝清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