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普林在扫地。
刘普林和他的母亲。
2月8日凌晨5点,武汉,气温零下1℃。
天未亮,大学生刘普林拿着扫帚来到武昌区涵三官街,开始扫马路。在清冷的路灯下,他消瘦的身影显得很长很长。
21岁的刘普林是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经管系1103班的学生。他的母亲库香莲,是武昌粮道街的一名环卫工,负责清扫400米长的涵三官街道。从去年暑假开始,刘普林一直利用休息时间帮母亲扫马路。
“过节了,该让妈妈歇歇了”
农历正月十七凌晨,武汉寒风呼啸。竹质的扫帚握在手中,冰冷刺骨,刘普林却没有戴手套。因为他觉得,这样扫地方便用力,扫得会更干净。他一边扫,一边把冻得通红的手轮换着放在嘴边呵气取暖。
突然,“嘭”的一声,一个饭盒从路边“飞来”,汤汁溅了一地,刘普林连忙上前,用手将饭盒捡到撮箕中。
对于清洁工来说,“新鲜的垃圾”好处理,最难扫的就是地上打湿了的纸屑。就在前一天,夜里下了雨,地上的纸屑被水一泡,粘在了地上,刘普林只好用铁铲一点一点铲起来。铲着铲着,身穿环卫服的刘普林额头冒汗。
刘普林正在用铲子清理墙边一堆宠物的粪便时,几名衣着光鲜的青年人掩鼻而过。家住附近的李爱香婆婆正好出门,看到了这一幕:“伢呀,年纪轻轻的,怎么扫马路呢?”
“我帮我妈妈扫,这样,妈妈就可以歇歇了。”刘普林回答。
“真难得啊,现在有几多伢愿意帮大人做事,更不用说扫街了!”李婆婆感慨。
花了两个小时,刘普林把整条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早饭过后,他又继续清理路面上新出现的垃圾。“路面要随时保持清洁,否则,妈妈要被单位罚款的。”
一个上午,刘普林要反复清扫六七遍街道。晚上6点至8点,他还要再去扫街。刘普林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从大年初一开始,他一直在帮妈妈扫这条街。
大年初一,武汉市粮道街环卫所所长梅晓敏发现了替母亲扫大街的刘普林,他的故事很快传开了。从那以后,刘普林每次上街扫地,总有人对他指指点点,这让他有些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