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用工荒"藏阶段性矛盾 让农民工分享改革红利

时间:2012-02-15 17:24来源:齐鲁晚报 www.yunhepan.com
  [/c][c]◤即墨蓝鳌路上的一个招工点。本报记者张子森摄

  本报记者 石念军

  以人口结构的变化为基础,“用工荒”实际是一种必然的经济和人口现象。

  因为没有相关社会福利的保障,务工人员对岗位的选择必然会变成对高工资的寻求。

  解决了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后,他们在城市的住房、夫妻团聚、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是否都能解决?

  济南一家豆制品加工厂的老板田君(化名)以前认为“用工荒”离自己很远,但节后,市场陡然拓展以致开工不足,他开出了包吃包住、月薪2500元起的条件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人,这让他既惊讶又失望。

  田君不知道,类似的“用工荒”其实早已延续多年。中国社科院2012年《社会蓝皮书》数据显示,早在2003年“用工荒”就已经出现。山东与全国的情况类似,省社科院省情研究中心主任秦庆武教授介绍,2004年我省“用工荒”情况已比较明显,只不过,之前人们习惯将它称为“结构性短缺”,而现在,短缺越发全方位地蔓延,像田君的豆制品加工厂想招几个普工都难。

  县域经济发展

  劳动力持续回流

  创业8年的田君年前并不缺工,但春节期间,几个到了婚育年龄的工人纷纷选择回老家县城就近择业,这让田君有些措手不及。

  回流就这么发生了。

  有观察者曾经分析相关区域人口的数字和曲线发现:伴随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以及农业税等的取消降低了农村生活成本,2002年和2006年曾两次发生大规模人口内流,由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回流内陆。

  山东的人口回流最早是从青岛、威海、烟台等沿海城市向省内中西部县域转移,并很快蔓延开来。秦庆武2005年带队在传统劳务输出大户菏泽调研时就发现,当地一些企业因用工短缺而开工不足。

  “这与我省县域经济的相对发达息息相关”,秦庆武说,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机会在家门口就获得就业机会。同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也加大了企业对当地劳动力的需求。

  “1991年,国家首次评选百强县,山东就占21席。”山东县域经济研究院院长高焕喜教授介绍,通过发展劳务输出、壮大外出务工队伍而拉升当地GDP水平,曾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谋求发展的普遍选择。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县区开始着手将输出的劳动力资源重新吸引回流。一些企业在与地方政府的招商谈判中就明确提出,除了政策、税收等支持,当地政府需协助企业完成一定数量的招工。

  “第一代农民工变老,

  第二代农民工变少”

  持续开工不足让田君考虑将工厂外迁至郊区,吸引农村留守劳动力就近就业,一来方便招工,二来也可降低用工成本。毕竟,他的豆制品加工工作不需要什么技术。

  事实上,诸多低端产业都是这么发生转移的。

  但在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侯风云教授看来,一味向劳动力密集的农村或欠发达地区转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引发“民工潮”的农村这一劳动力“蓄水池”,已经开始萎缩。

  校园里的一些建筑施工项目常常成为侯风云考察劳资关系的样本,她注意到,建筑工人基本都在50岁左右。年轻人哪里去了?

  “年轻人不愿意下工地”,江安集团山东项目部经理吕文国认为这并不奇怪,如今的建筑工人,大多是中年人。虽然建筑工人的日薪达到150元-200元,但渴望更体面工作的年轻人对此并不感冒。

  侯风云简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民工潮”开始,第一代农民工现在的年龄在50岁-60岁之间,这批农民工出生在1950-1960年代,又恰恰是生育率最高的时段。

  “简单一算可知,第一代农民工在岗期间,实际就是劳动力数量最多的时段。”侯风云推算,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第二代农民工,正好赶上低生育率时期,从绝对量上来说,第二代农民工的数量已远不及第一代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变老,第二代农民工变少,‘用工荒’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以人口结构的变化为基础,它实际是一种必然的经济和人口现象。”

  “短工化”趋势加剧

  实际上,春节前后,省内各地密集举行的劳动就业促进会上,仍旧不断传来供需两旺的好消息。山东省劳动就业办公室主任毕京福告诉本报记者,就现阶段而言,我省就业领域的主要问题仍旧是促进就业。

  那为什么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一些企业就会大喊用工紧缺?在毕京福看来,一方面是技工紧缺,一方面是劳动者的择业空间更广了。

  “去年在你这里干,但今年还来不来就难说了。春节假期,农村进城打工者基本都会面临一次再选择。”毕京福分析认为,这种情况在年轻一代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田君对此感触就很深,创业8年,跟他打拼的员工,最长的一个干了3年,其他多数干了一年左右就选择了离开。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2月8日发布的《农民工“短工化”就业趋势研究报告》显示,“70后”的单一工作年限一般超过4年,而“80后”、“90后”每一份工作的平均年限则大大缩短,1981年出生者平均每份工作还要做三年多,而1991年出生的受调查者每份工作平均只持续不到一年,“高流动”和“水平化”特征显著。

  “高流动”、“水平化”的就业特点实际就是临时工化,因为没有相关社会福利的保障,务工人员对岗位的选择必然会变成对高工资的寻求。毕京福认为,“务工人员频繁离岗择岗,表面看是就业选择空间拓展,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急待强化。” 

  一味加薪行不通

  跟田君的选择一样,面临“用工荒”,绝大多数企业主仍把提高工薪水平、改善用工环境作为首选。

  自1994年11月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以来,截至2011年3月,山东省先后九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事实上,具体岗位工资的提高幅度可能更高,比如田君,去年给员工的最高许诺还是年收入3万元左右,现在他已经决定加码到4万元。

  但一味加薪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吕文国去年为工人普涨工资30%,但并没能阻止工人的高频流动。

  其实,中小企业也不见得有足够的能力以涨薪的方式来应对“用工荒”。秦庆武就提到,现在多数中小企业的用工成本都已大幅上涨,占到整个经营成本的10%甚至是30%,加上融资渠道减少、原材料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其利润率已经大幅压缩,很多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已经没有能力应对用工成本的持续上扬。

  “半城市化”之忧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用工荒”的持续蔓延实际暗藏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矛盾。毕京福坦言,如何进一步落实强化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福利保障,一直是他们重点调研的课题。

  “解决了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后,他们在城市的住房、夫妻团聚、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是否都能解决?”侯风云跟踪了解一些进城务工者的情况后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开始关注工作以外的东西。

  “与在城市赚钱、回农村生活的父辈相比,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更渴望扎根城市而不只是做‘候鸟’。当他们在劳动力人口结构中的比例日益上升,其内心的期望必然会成为影响劳动力供求形势的重要因素。”侯风云认为,城市只有全面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工,“用工荒”问题才能化解。

  这其实也是田君的期望,虽然已经在这个城市打工10年、创业8年,但为了将孩子送进一家公办幼儿园,他正准备去交一年2000元的借读费。

相关阅读
  • 菏泽警方帮助70多名农民工讨薪 追回23万余元工资
  • 淄博:农民工不慎坠地颈椎摔骨折 后期治疗费无着落
  • 青岛一满载农民工三轮车撞上越野 10人受伤1人伤势严重
  • 山东18家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建设单位名单
  • 山东部署2016年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
  • 在济农民工讨薪被喷不明液体 三人疑似中毒紧急入院
  • 雾霾影响交通 山东高速航空阶段性放行
  • 山东摄影爱好者向农民工献礼 百余幅照片感动农民工

    • 上一篇:山东今年招考7433名公务员 乡镇机关单独命制申论
      下一篇:孙爱军当选菏泽市长 曾挂职烟台市长助理(简历)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