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8时许,在张槎一工厂,一女工裤袋内的索尼爱立信手机突然爆炸,女工左腿小部分皮肤烧伤,大面积皮肤轻微烫伤。其手机买了两个多月,而酿祸爆炸的正是手机电池。伤者找到手机经销商协商,获赔5000元。
21岁的阿玲是肇庆怀集人,在张槎一工厂上班。她在2011年11月27日买了一台索尼爱立信MT15i手机,共花费1810元,相当于小玲一个月的工资。昨日8时许,她从工厂洗手间出来时,口袋里传来“砰”的一声巨响,左大腿立即感到一阵剧烈的灼烧刺痛感——口袋里装着她新买的手机。
阿玲痛得猛甩腿,手机顺着烧出两个大洞的裤子滑落:“手机在冒烟,很臭的焦味。”阿玲随后被同事护送到张槎医院急诊科,医生检查后介绍,阿玲左腿上部烧出一个6cm×4cm的伤口,伤口周围大面积的皮肤被轻微烫伤,有些许水疱。
据了解,阿玲的手机是去年11月底花1800多元购买。爆炸后的手机解体成3块,后盖被烧得融成一团,电池上的型号、生产商等文字全没了。阿玲说,爆炸的正是电池部分。
上午10时许,阿玲到购买手机的专卖店索赔。据手机店老板娘介绍,她店中手机从广州一个上游经销商处进货,是水货,不过“出厂质量检测合格,配装的电池也为原装”。数码港维修部的工作人员告诉阿玲,电压、气温都有可能导致电池爆炸。一位年轻的男销售员称,专卖店内的手机都是从广州一个手机经销商手里拿来的,全部是水货,像小玲那样的正机,市场上售价约为2500元,“这款手机销售量不错的,此前也从没发生此类事件。”
最终,双方达成赔偿协议,手机店赔付阿玲手机重置费、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5000元,双方还到派出所将此事登记备案。
凤凰网科技注:在媒体报道“MT15i手机爆炸”之后,索尼爱立信特向凤凰网科技发来声明,称该手机非索尼爱立信原厂生产和销售的手机,属假冒索尼爱立信品牌的手机,并且消费者购买渠道也非索尼爱立信指定的正规经销商。根据国家三包法规定,索尼爱立信不对非原厂生产的手机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索尼爱立信声明全文:
日前,索尼爱立信接到媒体就“MT15i手机爆炸”发来的询问,现声明如下:
基于用户提供的信息,发生爆炸手机的串号(IMEI)为012703309338927。经查询此串号并非索尼爱立信原厂生产和销售的手机,属假冒索尼爱立信品牌的手机,并且消费者购买渠道也非索尼爱立信指定的正规经销商。根据国家三包法规定,索尼爱立信不对非原厂生产的手机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索尼爱立信获得此消息后,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主动与此位消费者进行了沟通,并表示愿意提供手机及电池的原厂鉴定等帮助,但消费者称其已与销售商私下协商达成和解。后我公司又主动与该部手机的销售商进行了联系,该销售商亦称其已与消费者私下签定了保密协议,不想让第三方再干涉此事。
索尼爱立信原厂手机和电池都是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而生产的,均具有保护线路设计。原装电池通过原厂充电器充电是不会发生爆炸现象的,请广大消费者放心使用。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出于保障自身安全考虑,请到索尼爱立信指定的正规渠道,购买原厂手机及附件,切勿购买仿冒产品。
同时基于以上情况,各媒体在未对事实进行有效核实的情况下,单方面进行了与事实不符的报道,对索尼爱立信声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请各媒体主动向广大消费者澄清此事实,以消除对广大消费者心理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产品(中国)有限公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