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济宁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实施方案》,确定在全市开展“大项目突破年”活动,集中突破重大项目建设。今年计划新开工过亿元项目200个,其中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新开工20亿元以上项目10个。
为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按照《方案》,济宁市今年确定对现有的226个重点项目实行集中调度、重点突破,主要包括投资规模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工业项目、服务业项目、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项目等。这些项目总投资2232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60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35个,当年计划投资375亿元,占62%;服务业项目53个,当年计划投资145亿元,占24%。
产业发展,招商先行。以“大项目突破年”为抓手,济宁将把引进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做到工作向大项目倾斜,精力向大项目集中,力争突破一批投资过10亿、20亿、30亿、50亿、甚至上百亿的大项目。
继续把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区域,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和大型民企,切实抓好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纺织材料、煤化工等重点优势产业领域的招商。打好“高铁、孔子、中西部结合”三张牌,突出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企业招商、以商招商,形成“一点突破、多点对接”、“引来一个、带动一串”的倍增效应。全力支持兖矿集团、大阳纸业、华勤集团、如意集团、山推股份等骨干企业跨越发展,加速向300亿、500亿、千亿级规模迈进。
为确保引进的大项目能够及时落地建设,济宁市建立健全大项目推进机制,并在服务保障机制方面,进一步优化投资建设环境,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服务保障。一是提高服务效能,为集中推进的重点项目统一配发“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卡”,推行部门“服务承诺制”,优先从速办理规划、立项、环评、土地等各项建设手续,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二是资源要素优先保障,对重点项目特别是投资过1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金融部门优先保障资金需求,国土资源部门实行用地倾斜,环保部门落实环境容量指标,其他有关部门优先保障其水电气供应。
《方案》确定“大项目突破年”的任务目标是: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突破1800亿元,增长25%以上;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增长30%,新开工亿元以上大项目个数增长20%,每个县市区至少新上一个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
据介绍,县市区投资及大项目考核结果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完成年度目标的县市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年度目标、年内没有1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的县市区通报批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