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过度填海造地是一种“自杀” 要考量生态成本

时间:2012-02-29 21:25来源:齐鲁晚报 www.yunhepan.com

  过度填海造地是一种“自杀”

  代表委员:向海洋要土地要考量生态成本  记者刘爽

  土地资源不断吃紧,向海洋要地成推动沿海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过度开发,不科学的填海造地,却会对海洋资源造成严重破坏。今年山东两会期间,就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填海造地表示了担忧。

  填海不满二十年就开发,南方一些城市的房子已下沉

  “围填海工程附近海区生物种类多样性将明显降低,如红树林的大面积消失。同时,对滩涂和海湾大面积地围填海,严重影响纳潮量和海水自净能力,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下降。”今年两会上,省政协委员、烟泰光远律师事务所主任高月明忧心忡忡。他的担忧来自于当前规模宏大的围填海造地行动。调查越深入,他的担忧就更多。

  之所以出现这种“向海洋要土地的冲动”,高月明指出,一方面是宏观调控下土地指标收紧,一方面是填海造地不涉及拆迁补偿,不易引发矛盾,且填海成本远低于招标土地成本,审批程序便捷,政治风险也小得多,所以备受部分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青睐。但填海造地应对远期生态的影响进行认真分析。填海造地,短期收益显而易见,但长远后果和代价令人堪忧。

  “对上海、青岛这样的房价很高的城市,如果填海造地开发能抑制高房价,也可看成是一个积极行为,但是从事实上看,也并未起到这样的作用。而且,因急于求成,填海不满二十年开发商就开始开发,南方一些沿海城市很多填海开发的房地产都开始出现不同程度下沉。这些都应该引起警示。”他建议,填海造地必须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同时加大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法律惩罚力度,进一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涉及填海造地的项目审批时应当慎重。

  70%的氧气来自海上,海洋服务功能不能忽略

  对于围填海造地,省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松也关注已久。

  “一方面,巨大的经济利益在诱惑着我们,另一方面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在后面等着我们。”孙松介绍,目前许多地方不仅在滩涂上围填海造地,还大兴人工岛等建设,这实际是一种“自杀”行为。他建议,批准项目前应组织专家进行长时间战略性研究。

  在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填海工程引起的近海地貌变化可能会放大气候变暖带来的环境效应。“如荷兰以前通过圈海造田改写着地球版图,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荷兰有60%的人口、55%的土地处于海平面以下。因此,2009年,荷兰退耕还水。”

  根据研究,海洋目前有两个功能,产出功能和服务功能,但是目前多关注其产出功能,如鱼虾、石油、淡水等,但是其服务功能如运输和对气候的贡献却相对忽略。“实际上我们呼吸的氧气70%来自海上。”孙松称,发展蓝色经济关键是要保证经济的“蓝”色,不要用破坏海洋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

  同时,孙松指出,虽然现在政府对围填海项目有环评论证程序,但是这个论证对不少开发商来讲只是为了拿到许可证,因此,找一些退休的学者、专家论证一番,就轻易拿到了许可证。“国家没有统一论证团队,科学家不讲良心的话,就很可怕。”

  “开发商目前围填海的成本只有填海成本,而缺少环境生态成本,所以趋之若鹜。但是不少天价海景房其实并不见得宜居。”他以日本大地震为例,地震发生时,近海多个人工填海区在海啸发生时被瞬间吞没。而环黄渤海区域也正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应该引起重视。

相关阅读
  • 济南一司机醉酒驾车被查 紧张过度当场大便失禁
  • 过度依赖外援 山东台解说:比斯利一个人打一支球队
  • 济宁妈妈网帖遭网友过度解读:婆婆是潮童杀手?
  • 【两会大家谈】破解过度医疗难题 医方患方都有责任
  • 过度医疗频遭诟病 济南两会委员建议公示医疗行为
  • 莱州柞村镇石材过度开发 废料随处丢弃污染环境
  • 济南:高三班主任的高考生活 曾过度劳累送医院
  • 儿童近视低龄化趋势明显 90%就诊者过度用电子产品

    • 上一篇:山东钢铁产业“减量路线图”出炉
      下一篇:山东省公安厅招聘72名警察 今天起可网上报名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