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苦难的家庭,这也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场突如其来的苦难并未击垮这个家庭,而是让他们更加坚强、更加乐观。年轻的妻子苦苦支撑着,丈夫的一点点康复给了她最大的信心,儿子考上重点大学为她增添了生活的希望。就是这位平凡的女性——王德敏,她的身上迸发出最强的力量。
突患疾病 丈夫瞬间成植物人
2009年9月14日傍晚,家住仙营街道南岱村的王德敏突然接到电话称,开出租车的丈夫杨桂强晕倒在沙发上,不省人事,当晚6点59分,杨桂强被送进了市第一人民医院。“送医院打针”是杨桂强清醒时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术后,医生告诉王德敏,杨桂强被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即使生命能保住,也是植物人。
杨桂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王德敏再次被通知——丈夫可能再也醒不过来了。住院的两个多月里,总共进行了3次手术,为了给丈夫筹集医疗费用,王德敏毅然决定将支撑全家人谋生的出租车卖掉。
悉心照顾 平凡夫妻演绎人间真情
出院后的杨桂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失去了记忆,眼神空洞,常常直直地望着天花板。由于杨桂强只能通过胃管进一些流食,王德敏从亲戚家借来了料理机,将饭打碎了再喂给丈夫。后来,王德敏试着一点点喂饭给丈夫吃,有时候一小碗饭要喂上两个小时,但她从未选择放弃。
为了让丈夫快速恢复,王德敏每天给丈夫按摩、听音乐、讲以前的事,她希望通过这些能唤起丈夫的记忆,让丈夫逐渐恢复知觉。为了不让丈夫的四肢萎缩,王德敏每天坚持给丈夫按摩,一开始跟护士学的按摩技术,现在已被她操作得非常熟练,做完这一套完整的按摩,需要一个小时,而王德敏每天要给丈夫做四遍这种按摩。
王德敏打开了一台紫色的录音机,她说:“医生说听音乐有利于丈夫的身体恢复,俺妈专门买来了这个,放一些桂强喜欢的经典老歌给他听。”夏天的时候,为了不让久卧在床的丈夫生疮,王德敏坚持每天给身高1米8多、体重180多斤的丈夫擦两次身,每天换洗衣服,杨桂强身上没长过一个痱子。“天气好的时候,趁儿子中午在家,我们会把他从床上背下来,让他坐在轮椅上,推着他到阳台上晒晒太阳。”
奇迹出现 大爱唤醒沉睡丈夫
2011年12月18日对王德敏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天,也是最令她高兴的一天。当日凌晨两三点,杨桂强一直不肯睡觉,看着行为反常的丈夫,王德敏以为丈夫可能是口渴了,便问丈夫是否喝水,这时,杨桂强突然冒出一句“喝水”,猝不及防的王德敏以为自己听错了,随后,丈夫又接连说出“喝水,我喝水”,这让两年来不分昼夜,一直悉心照顾丈夫的王德敏喜极而泣。第二天,王德敏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所有的亲戚、朋友,但他们大多都不相信。以后的日子里,杨桂强逐渐能说出简单的句子,能认识妻子,认识自己的亲人。
王德敏低头问丈夫:“我是谁?”杨桂强看着妻子说:“老婆!”当王德敏再问:“每天是谁照顾你,给你按摩?”杨桂强握住妻子的手,眼中含着泪花回答:“你,谢谢!”此时的王德敏眼中也噙满了泪水,摸着丈夫的头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王德敏告诉记者,她轻易不敢当着丈夫的面掉眼泪,因为丈夫能感受到,也会流泪。
她从未放弃过教丈夫识字、恢复智力,家里的东西随便被她拿来都能成为教丈夫的道具。家里的扑克牌用来教丈夫计算加减法,她抽出一张3、一张8,问丈夫:“3+8是多少?”杨桂强就能说出:“是11。”这时,王德敏就会竖起大拇指对丈夫说:“桂强,你真棒!”卧室门上贴着一张儿子小时候学字母的儿童拼音字母表,也被王德敏用来教丈夫认识字母,现在,杨桂强可以说出26个英语字母,这是让王德敏最骄傲的事。
增添信心 儿子考上重点大学
王德敏的家在仙营街道南岱村一栋老式回迁楼的六楼,楼道拐角处堆放着几袋整整齐齐的煤炭,这是王德敏家用来取暖的煤炭。从一楼到六楼共105层阶梯,平时都是瘦弱的她背着丈夫下楼复查身体,到外面晒太阳。两年多来,她没再买过一件新衣服,从丈夫出事到现在瘦了几十斤。王德敏家一共70多平米,两室一厅,家具都是几年前丈夫跑出租时买的老家具,屋顶有几处漏水的痕迹,青灰色的,发了霉,虽然简陋,但房间被王德敏收拾得干净整洁,地板擦得一尘不染,窗子透亮,厨房里也整整齐齐。
躺在病床上的杨桂强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神色看上去很好。他一直握着妻子的手,王德敏时不时地摸摸丈夫的头,用手钩钩丈夫的鼻子,问他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以便帮助丈夫恢复记忆。
丈夫出事那年,儿子正上高二,现在已被武汉大学录取。王德敏一边拿出儿子的录取通知书给记者看,一边问丈夫儿子在哪儿读书,杨桂强张了张嘴,说出了一个“武汉”的口型。在政府的关怀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儿子上大学办理了助学贷款,经济压力总算过去了。
从丈夫生病住院一直到现在,总共花了差不多15万元,手术费主要靠卖出租车垫付的。现在,王德敏每天在家照顾丈夫,每个月仅靠领取600元的低保维持一个月的花销,其中包括丈夫的药费。她说她想出去找份工作以补贴家用,但她出去了谁来照顾丈夫呢,婆婆已经70多岁了,腿脚不利索,照顾180多斤的丈夫,她实在不放心,何况给丈夫讲故事、读报纸,这些沟通交流只有她做得来,更有利于丈夫的恢复。
“人活着就行,我愿意照顾他一辈子”
丈夫刚出事时,王德敏接受不了平时好端端的丈夫突然变成植物人的事实。“出事那天晚上,我的头发一夜都白了,当时三天三夜没吃饭,整个人都瘫了,我也想过放弃,可我要是不在了,桂强需要人照顾,孩子以后怎么办?为了孩子,我也得挺下来,再苦再累也得坚持。”后来儿子告诉她:“妈妈,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咱为什么不笑着过呢?”从那以后,她的思想就转变了,反正都是过日子,要好好的过,乐观地活着。
王德敏告诉记者,最让她感动的是,今年大年初五丈夫给她说的一句话。当时她正在给丈夫按摩,丈夫突然说了一句“你歇歇吧!”听到丈夫的话后,王德敏流出了眼泪,她觉得这些年再累也不累了,受的苦也值了。
谈到丈夫下一步的恢复,王德敏表示看到电视上有干细胞移植治好这种病的,但治疗费用很高,医生推荐介入治疗,但这些都是未知数,他们现在每月全靠政府补助,哪还有钱做下一步治疗啊!
王德敏告诉记者,她没别的愿望,就希望以后丈夫能饿了知道要吃的,能上厕所,能给他洗澡,因为丈夫以前爱干净。“我们是经历了许多困难才在一起的,以前丈夫对我特别好,现在该我对他好了。我不可能放弃对丈夫的恢复治疗,我也从来没想过要放弃,只要人活着就行,我愿意照顾他一辈子,就想着以后老了,他坐着轮椅,我推着他,也是个伴。”说这些时,王德敏微笑的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希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