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陈德展昨天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多措并举解决菜贱伤农问题》的提案,今天已被大会立案。此提案的最初版本正是省“两会”“民声连线”活动征集到的“百姓提案”。
“真没想到咱基层老百姓的声音能反映到全国‘两会’上。”当记者电话告知“百姓提案”的提出人王和新时,他激动地说:“参加‘民声连线’这一决定太对了,今后一定争取将更多农民的声音传递上去。”
今年41岁的王和新是章丘市黄河镇王圈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平时就是个热心肠,愿意替农民兄弟说句话。1月10日,看到省政协开通“民声连线”征集“百姓提案”,王和新便将“保护菜农利益的建议”交了上去。
“黄河镇的西瓜在济南很出名,种植户这些年盲目跟风,有的没赚着钱还赔本,前几年济阳菠菜贱如草,一分钱两斤没人要,2010年多个地区西瓜滞销,大蒜、生姜价格也暴涨暴跌。”王和新说,他留意这些现象好几年了,慢慢总结出菜贱伤农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大量应季瓜菜集中上市,瓜菜供应量大幅增加;二是瓜果蔬菜品种因以往价格较高,出现大量集中盲目种植,造成供过于求;三是菜没有统一销售路径,缺少稳定输出渠道;四是没有科学、统一的市场信息指导,瓜菜种植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五是一旦遇到菜、瓜供大于求的情况,当地政府没有应急措施和预案,只是被动地受制于市场的牵制,发生问题后常常束手无策。
王和新把这五大原因写进了“百姓提案”里,建议政府公布果蔬种植品种、面积的预测性信息。由于菜贱伤农事件在全国时有发生,陈德展委员一直对此事非常关注。省政协工作人员把王和新的“百姓提案”给他看后,他郑重允诺为农民代言。抵京后,陈德展查阅了大量资料,对王和新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认真分析,逐条修改和完善,并提出了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开展农产品种植销售信息服务、加强商农合作、促进产销衔接、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发展订单农业、支持菜农投保、建立救助机制等多条解决问题的建议,形成提案向大会提交。
陈德展认为,基层老百姓的声音往往是最真实的声音,蕴藏着百姓的智慧。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真正重视起来,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目前这一提案已经被大会立案,将由国家农业部、商务部、财政部共同办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