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济宁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优化结构布局,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强化基础支撑保障,确保教育安全稳定,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水平。
数据解读:
今年新建111所幼儿园
2012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266所,其中新建111所,改扩建155所,在园儿童总数达到22万名,新增幼儿教师2000名;落实市政府为民所办实事,重点推进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所。完善县市区发展学前教育扶持奖励制度,确保完成2012年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60%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认定。
推动建设至少12处素质教育基地
制定《济宁市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指导意见》,推动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处综合性、多功能的素质教育实践基地。2012年指导中区、任城建设2处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完善曲阜、邹城、微山、汶上4个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管理。
1000名校长参加远程研修
搞好“教师教育专家信息库”、“教师教育资源库”和“教师培训信息库”建设。落实校长、教师、班主任远程研修和英语骨干教师、幼儿园骨干教师、园长六项培训计划研修,组织1000名校长、3万名教师、6000名班主任参加远程研修,400名英语骨干教师、300名幼儿骨干教师、500名幼儿园园长参加培训。支持教师提高学历水平。
制度创新看点:
今年,我市实施“特色高中建设计划”、“高中与高等学校联合育人计划”、推动普通高中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开发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推行选课走班教学模式和学分认定制度。
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将学业考试成绩、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作为高中招生依据。省级规范化普通高中招生指标不低于60%分配到服务区内初中学校。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确保质量”的原则,积极探索名校建分校模式,兼并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条件成熟后推广学区建设经验。
建立校长教师聘任管理评价机制,落实《济宁市中小学校长聘任管理办法》,逐步取消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加快培养专家型、学者型校长。推进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改革。
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办学体制,稳步发展选择性、高质量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有序发展多层次、有特色的民办职业学校,引导发展各类紧缺性、实用性非学历民办教育机构,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2012年,我们要做到:
2012年秋季公办高考补习学校全部退出;
2012年实现普通高中残疾学生免费教育;
2012年中区、任城、兖州、曲阜、邹城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2年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优质就业率达到70%;
2012年实施济宁城区中小学新建改扩建改造项目30个;
2012年,兖州、邹城、高新区、北湖新区基本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
2012年高考前,全面完成国家教育标准化考点建设任务,实现所有考生每科考前全部指纹验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