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9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第五场记者会,赵平、吴明江、李立明、陈仲强、吴明、王执礼等六位政协委员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图为记者会现场。
吴明江:改变以药补医 积极探索医疗付费方式的改革
医生、护士、医学科技工作者高强度、高风险、高知识,这样一个知识劳务的价值,而是要多卖药、卖贵药、多检查,这样一些不能体现或者说扭曲了价值的经济行为来补偿医院。
王执礼: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办医 形成多元办医局面
现在老百姓存在“看病难”的问题,比如一个最大的医院一天门诊有1万人,这里既有低保人群,也有中产阶级,都混在一起了,导致大夫压力非常大,一个大夫一上午看40、50个病人,一个人也就看2、3分钟。如果有社会办医,我们国家可以拿一部分钱来增加老百姓的福利,减少老百姓在医保中支付的比例。
李立明:十年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比例由60%下降至35.5%
在2001年的时候,医疗费用负担个人支付要占到60%,指的是全国平均的,农村的比例更高,城市的比例相对低一点。到去年政府投入占到28.6%,社会占35.9%,而个人下降到35.5%,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陈仲强:通过医生考核等综合考核调整薪酬分配
我们提出了整个薪酬分配机制的原则,按岗位、风险、贡献、绩效和谁参与、谁获益的机制,来调配整个分配方案。但要实行分配方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实行量化的考核……
加强村医队伍建设 让乡村医生成为基层健康的守门人
村医们给我提的要求是,呼吁政府能够关注这支队伍,培训变成规范化的培训,同时解决他们养老、就医和今后的一些保障问题,这样我们就真正能够保持一支在基层留得住、用得上、养得起的医疗卫生队伍,真正成为健康的守门人。
我国县级医院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 发展态势良好
中国的县级行政区域的规划是最重要的一个,因为它是以县为中心,过去我们都说县太爷。县级医院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以农民为主,因此,加强县医院的力量是我们这次医改的一个中心工作。
通过全科医生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结对子,大医院帮助基层,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目前还有一种方式,现在推进的一种改革,是在提高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就是全科医生培训,通过全科医生的培训,让我们的社区医生掌握全科医学的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对普通疾病和常见病的诊断治疗能力。
医疗设备国产化会降低医疗费用 医院要合理配置资源
对于任何疾病的治疗,药的花费和检查的花费是必须的,判断一所医院的好坏是要看整体,不光是看花的药费,还是检查费,更要看对服务人群里,对特定的疾病他所应该花费的药的成本和检查的成本是多少,这才是比较科学的态度。
医生"走穴"最终受益是患者
实际上几十年所谓的走穴,弥补了在政策上,在技术推广方方面面的工作,确实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技术普遍的推广,全国上下不同城市、不同地区水平的提高,最终受益的是患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