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司马镇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凝聚力,不断创新思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发展党员工作,把好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关,严格党员发展程序,确保党员发展质量,抓好抓实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对照党员标准,拓展入党渠道。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年初镇党委要求每个行政村至少储备3-5名30岁以下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确保农村党员队伍后备军年轻化;将优秀团员、优秀妇女、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代表以及退伍军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要来源,确保农村入党积极分子范围扩大化、平等化。特别是对那些愿意用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申请入党的优秀分子进行重点培养,并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加大推荐力度,拓展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渠道。
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素质培训。该镇把发展党员作为基层组织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培养工作的效率。一是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镇党委每年定期开展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其他由各支部负责每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跟踪反馈相关情况。在培训结束时镇党委统一组织闭卷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申请人才予以进一步培养考察。同时为每一名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都建立了电子档案,实现了电子化管理,将学习情况记录其中。二是强化实践锻炼制度。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为每名入党积极分子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并登记为镇注册志愿者,每年在所在党组织参加志愿活动部少于2次,加强无私奉献精神培育。三是实施党组织一把手联系制度。要求各基层党组织书记为入党积极分子上一次党课,开展一次谈心谈话,落实培训辅导责任制,切实增强培训的效果。
注重跟踪培养,加强作风建设。对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党组织指定1—2名正式党员作为培养人,对其进行跟踪培养。培养联系人制定培养计划并实行全程记录,负责全面掌握入党积极分子思想、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培养情况。同时党组织通过采取收集其他党员、群众意见等形式,针对存在的问题向培养人提出工作要求,明确入党积极分子努力的方向,尽快让入党积极分子成熟起来。
据悉,2011年通过两新党组织吸收入党积极分子12名;正确引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推选本条线的优秀人员,从中吸收入党积极分子,2011年共推优并吸收19名同志;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联系制度培养吸收入党积极分子46名。(孔圆圆)
莫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