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兖州有一支常年活动在街道、社区、乡村的志愿者队伍,他们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雷锋支队”。义务献血、法律援助、慈善帮扶、心理咨询等几十余项志愿者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3000名志愿者队伍成为古城兖州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3000名志愿者争当弘扬雷锋精神排头兵
兖州志愿服务走向常态化
(记者张树锋)“真是赶上好社会了,要搁以前,我这岁数早就是该入土的人了,现如今赶上了好社会,我可得多活几年,多享几年社区给我的清福喽!”说这话的是鼓楼街道办事处广场小区85岁高龄的刘奶奶。老人年岁已高,身体不好,平时的生活起居主要靠志愿者照顾,志愿者们不定期地到她家中陪她聊天解闷,为她洗头、做家务,多年来像照顾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她,难怪老人有这样的感慨。
像刘奶奶这样接受过志愿者服务的群众大约有近4万人。自去年7月份成立兖州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包括社会管理在内的城兖州市清洁、文明礼仪、扶危济困、无偿献血、节能减排等12个方面的100多项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成为社会管理和文明建设的一只强大生力军,在全社会营造了“人人都是兖州主人、我为社会多做奉献”的良好氛围,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引起了兖州市民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兖州市的志愿者们把传承雷锋精神作为一项光荣使命,他们在社会各行各业,积极参与,留下了一个个“活雷锋”的动人故事。兖州第八中学的老师张霞是一名志愿者,在工作之余,照顾一群农村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补课,心理疏导,为留守儿童购买日用品。张霞认为,雷锋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其精神值得传承,能作为一名志愿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身边的人,也是我们年轻人所具备的素质。而家住奎星楼社区的志愿者樊令凯,是一名年过六旬的老人,却不认为学习雷锋只是年轻人的事,老人也可以做。他在社区内巡逻,防盗、防火,维护了小区的稳定,被社区群众称为“编外保安”……“活雷锋”的例子,在兖州大地上随处可见。
“活雷锋”越来越多,为了合理规范引导,兖州志愿者协会还建立了兖州市志愿者协会QQ群,开通了兖州市志愿者官方微博,在兖州文明网开设专栏,发布志愿者相关活动信息及工作动态,构筑起志愿者交流的平台。文明办还安排了专人负责录入各镇街、各部门及社会各界上报的志愿者登记表,制作了兖州市志愿者协会徽标,定做了专门的志愿者服装。目前正建立制度,完善规章,整理档案,使兖州市志愿者服务队伍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贡献度。我们兖州市文明办顺应形势,成立志愿者协会这个平台,进一步规范引导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有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兖州市文明办的一位负责人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