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是市民为逝者挑选墓地“入土”最为集中的时期,在这段时间,不少在殡仪馆寄存的骨灰被取出,选择在墓地安葬。
按理说,随着近些年墓地价格的升高,价格低廉的骨灰寄存应该受宠才是,但是据烟台市芝罘区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自2006年以来,馆内骨灰寄存的数量呈减少趋势。“去年一年共存入2000多盒,取出了3000多盒,整体库存量减少了1000多盒。”
据了解,相对于高价墓地来说,骨灰寄存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方式。寄存骨灰共有两种,根据骨灰寄存架的材质不同,一种寄存费用40元,一种寄存费用60元。
由于价格低廉,在2006年之前,每年寄存的数量不断增加。但从2006年开始,骨灰寄存的总量开始减少。工作人员介绍说,每年取走的都比寄存的多几百盒,其中去年的减幅最大,减少了1000多盒。
据芝罘区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新建墓地增多是骨灰寄存减少的原因之一,在不少市民心中,传统的入土为安的观念仍然占主导地位。
记者在民政部门了解到,烟台市共有13处经营性墓地,其中11处已经对外营业。高新区等县市区正在规划建设公益性墓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