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五年 山东:民生为先 城乡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视频来源: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
齐鲁网5月14日讯 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省九次党代会以来,山东不断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显着成效,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让城乡居民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今天,济宁任城区老人文学信第一次在村里的便民服务站取出了300多元“新农保”养老金。
济宁市任城区南张街道文郑村 文学信:“家门口就取啦!也不用到(银行)去啦!这就方便啦!”
今年,这种“新农保”便民服务站将遍及任城区300多个村庄和社区。
近年来,山东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力度空前,实现了重大突破。去年,山东实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全省参保人数达4093万人,平均参保率达96.7%,1182万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全部领到了基础养老金,12万“老工伤”也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
据省人社厅统计,截至3月底,全省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932.5万人、2947.6万人、975.5万人、1283万人和870.9万人,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不仅保障范围逐步扩大,保障水平也在日益提高。今年,山东连续第八年提高退休金,每次调幅均高于国家平均水平。目前,全省企业退休金平均已超过1900元,比2007年增长85%。
滨州市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退休职工 张唯才:“我是2001年退休的,现在是11年,当时退休领800多块钱,现在工资是2250,这几年涨了2.5倍。”
同时,城镇职工、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也提高到了75%和70%,失业保险金标准调至每月人均550元,全省各市已实现到济南转诊就医的联网即时结算。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厅党组书记、厅长韩金峰:“五年来,我省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充分发挥了社会稳定‘安全网’、经济运行‘减震器’和社会公平‘调节器’的作用。拉动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