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全球种子库已收集75万种物种 以防“世界末日”

时间:2012-05-20 21:28来源:中国新闻网 www.yunhepan.com
位于挪威北部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是一座不起眼的建筑,好似矗立在雪地上的一个防空洞入口。这个深入地下的“防空洞”储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75万种植物种子,是维持地球物种多样性的“保险箱”。

  种子备份

  今年2月28日,在最新一批种子入库后,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又一次关上两扇厚重的不锈钢大门,将凄厉的北极风挡在外面。

  这批新到的种子重1吨,是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和叙利亚的2.5万种农作物种子。

  美国建筑师凯里·福勒设计并负责种子库的运营。在他看来,最新到库的种子中,来自叙利亚的鹰嘴豆和蚕豆种子尤为珍贵。除此之外,这里还储藏有11万份来自叙利亚的农作物种子。谁知道哪一天那里的农作物会不会在武装冲突中毁于一旦?如果真有不幸发生,这里储存的种子将派上用场。

  这并非杞人忧天。战争、洪水、火灾和瘟疫都曾令某些物种灭绝。尽管全世界如今已经建成1750座种子库,但仍有不少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在天灾人祸中绝种。科学家希望,万一摧毁所有农作物的“世界末日”真的降临,人类至少还有备份种子能够重新开始耕种。

  这正是建造全球种子库的初衷。自从2006年奠基以来,这座位于挪威北部、北极圈内斯瓦尔巴群岛的地下建筑就被视作保存农作物多样性的“诺亚方舟”,如今已经储存来自各国的75万种农作物种子。

  在全球种子库的两扇不锈钢大门背后,是一段长长的下行隧道,隧道尽头还有两道气闸保护,然后才能进入储存种子的地窖。这里的室温常年保持在零下18摄氏度。由于所在位于北极圈地下160米的冻土层中,即使意外停电,种子库也能常年保持低温,室温要在200年后才能缓慢升至零摄氏度。为抵御导弹袭击,隧道入口处特意设计成内凹的曲面。因为上述精密的安全设计和可靠的储存条件,全球种子库堪称可以运行到世界灭绝的“末日地窖”。

  基因流失

  早在全球种子库建成之前,世界各地已经出现不少“种子银行”,旨在挽救农作物日益流失的基因多样性。

  大部分种子库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其时正逢全球农业经历绿色革命,杂交品种的推广应用大幅提高农业产量。然而,随着世界各地的农民耕种杂交新品种,不少传统农作物由于无人种植趋于灭绝。

  这一趋势延续至今。目前尚无记录显示究竟有多少农作物绝种,但农作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现实不容忽视。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世界各地农田中农作物的多样性已经锐减75%。就在一个多世纪前,印度还拥有10万多个品种的水稻。如今,那里的水稻品种不过几千种。美国苹果曾经有5000多个品种,如今也只有几百种。

  上述数据只代表人类已知的、不复存在的农作物品种。如果考虑每个品种所蕴含的丰富基因选择,全球农作物多样性遭受的损失更为惨重。这样的损失难以量化衡量,但其带来的风险却无比巨大。

  更佳选择

  商业机构显然不是维持物种多样性的可靠选择。他们的基因库涵盖范围狭窄,大多只收集有商业价值的农作物品种。此外,商业机构关于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多以营利为目的,并非从喂养全人类的大局出发。

  除了种子库,人类仍应当回归田间地头维护农作物多样性。再大、再全的种子库恐怕也无法收集世间所有农作物品种。不少水果和农作物。即使能够收集到某些农作物的种子,种子库却无法记录它们生长所在的自然环境信息,更无法适时更新它们的品种。(袁原)

  作者:袁原 (来源:新民晚报)

相关阅读
  • 印度尼西亚惊现新物种:老鼠长着猪鼻子
  • 美科考队于北极发现新物种 迄今百万年历史
  • 美国洛杉矶拟翻修加固数千老建筑 以防范大地震
  • 英媒:外来淡水物种严重破坏英国水生生态环境
  • 欧盟或拟定能源应急计划 以防俄切断天然气供应
  • 以防止外国收购为由 日本欲立法强征无人岛
  • 美国机场加强检查入境旅客以防埃博拉病毒入侵
  •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18年增加100倍以上

    • 上一篇:日本一垃圾厂“天降”钱袋 内装800万日元纸币
      下一篇:巴西里约将推出低碳战略计划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