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司马镇积极响应上级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利用土地增减挂钩的优惠政策,抢抓机遇,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顶点定位,科学规划。在规划工作中,该镇本着尊重群众意愿、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把思想理念提升作为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通过反复论证测算,多方征求意见,本着试点先行的原则,选取条件成熟的韩杨村、司马村、薛洼村先行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时积极邀请金乡县社区建设指挥部、省知名规划设计院专家多次来镇现场指导,结合全镇总体规划,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进一步优化完善。按照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高标准、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社区规划了幼儿园、卫生所、超市、文体娱乐广场、社区绿地等配套设施。
和谐拆迁,稳步实施。在社区建设拆迁安置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满感情做工作,换位思考想问题”,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将人性化拆迁理念贯穿于整个拆迁过程中。参与拆迁的工作人员急群众之所急,帮助群众建设临时安置房;对暂时不理解的群众多次上门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讲解优惠政策,帮助他们算清经济账,最终形成共识。司马社区一期在短短的7个小时内102户居民、64户商业门面房全部签订拆迁协议,第二天即全部完成验房,8天后拆迁完毕;薛洼社区项目区内174户居民全部在今年4月底顺利完成了和谐搬迁,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就全部签订了协议,三天之内全部拆除完毕。目前已建设完成:韩杨社区5层高楼房8栋,老年公寓56套;司马社区一期6栋住宅楼,2栋商住一体楼,3栋商业门市楼。
以人为本,惠民为先。该镇在拆迁过程中严格按拆迁安置程序实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一个社区一套方案,一班人马,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效益帐。对在拆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拿出预案,对低保户、特困户家庭难以支付差价款的,给予特殊照顾;对拆迁后没有地方居住的单身汉、孤寡老人在敬老院临时安排住所。同时,为保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成“百年工程”、“群众放心工程”,严格按招投标程序实施阳光操作;聘请工程监理对建筑全程监理,始终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老百姓满意。
创新体制,提升效益。一是实行“项目+支部”体制,把党支部与项目指挥部合二为一,支部在一线指挥、成员在一线工作、成效在一线体现,实现了人性化拆迁、依法拆迁、和谐拆迁、顺利回迁。如在韩杨社区社区一期项目中,182户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全部签订协议,3天拆迁完毕,随后完成对160亩土地的复垦。二是切实用好用活政策,努力构建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整治挖潜相结合的良性循环体系。做到边建设边拆旧复垦,探索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整治挖潜相结合的路子,为城市建设、工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韩杨社区实现回迁312户,节约土地380亩,薛洼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二期工程174户,将于今年年底全部完成,预计该项目产生挂钩周转指标70多亩。目前,今年该镇申报的共计451亩的2个土地复垦项目:产生挂钩周转指标213亩的老李寨村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和238亩的李官庄村、魏门楼村和老李寨村水工建筑用地复垦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曹玉慧)
张清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