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史前犀牛头骨化石 距今约160万年
齐鲁网5月20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公共频道《民生直通车》报道,日前枣庄发现一具完整的犀牛头骨化石。该化石距今大约已有160万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收藏和历史价值。
这具完整的犀牛头骨化石,距今大约已经有160万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收藏和历史价值。据了解,犀牛属哺乳类动物,奇蹄目、形状像牛,鼻子长角、皮粗而厚,多皱褶,这次发现的犀牛头骨化石属地球上早已灭绝的板齿犀,这种板齿犀牛的齿冠比较高,齿面珐琅质皱复杂。
据国家高级文物鉴定师、枣庄市文物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皮学齐介绍,这件犀牛头骨化石十分珍贵,它属于板齿犀牛头骨化石,这个板齿犀牛生活在新生代第四纪,距今(大约)160万年到180万年。它身高在三米以上,体长在6米以上,体重在8吨左右,它是属于世界上最大的犀科动物。
据了解, 板齿犀牛主要生活在欧洲及东亚、中亚及北亚地区,我国最早发现板齿犀牛头骨化石是在1989年,发现地点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西河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1990年对该处进行保护性发掘。
枣庄市文物文化遗产研究所收藏的这具犀牛头骨化石,是山东首次发现,它为研究古地壳变迁、气候变化以及古动植物灭绝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物证。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