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5月23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回收借记卡,50元一张;开通网银的,价格会更高……”如果在网站搜索框输入回收借记卡等字样,网站上会出现众多条相关的信息。市民出售借记卡安全吗?22日,记者进行多方调查,发现少数市民曾出售过借记卡。银行和警方提醒,收购商回收借记卡的用途不明,很有可能进行诈骗、洗钱等违法行为,市民出售借记卡需谨慎。
普通借记卡50元一张
22日,记者以出售借记卡名义拨通曲阜一位李姓回收商的电话。听说记者手头有多张闲置的借记卡,他表示愿意收购。“只回收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价钱方面好说,普通借记卡50元一张;带着U盾或网银口令卡的,200元一张;如果数量多的话,可以适当加点。”这位李先生说。
只要将卡内的钱取空,通过快递方式,把借记卡寄到指定地点,并提供密码,收购商会支付一半的费用。验证密码后,立即支付另一半费用。
收购借记卡做什么?李先生称,买卡的人一般用于送礼、汇钱、转账、消费,但又不想用自己的真实身份去开卡。再比如,新开的网店要刷信誉度,需要多个账户来炒作,但店主本人无法开那么多借记卡,只能买多张借记卡增加信誉度。
个人信息不会泄露吗?“收购来的借记卡没有存款,不会进行透支,因此不必担心资金安全问题。”李先生闪烁其词地回答记者,随后挂断了电话。
少数市民卖过借记卡
22日,在红星中路一银行大厅里,记者随机采访了市民,很多市民手中持有闲置的借记卡。“手中有七八张闲置的借记卡,多数都是在异地银行办理的。听说销卡要去开户的银行办理,来回一趟太折腾,就一直放在家里。”市民王军曾在多个城市工作过,为了方便,曾在当地的银行办理过借记卡。定居济宁后,以前的借记卡就不再使用。
这些借记卡愿意出售吗?“肯定不会的,都是拿自己的身份证办理的。”在某事业单位上班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借记卡里有很多个人信息,如果卖掉,个人信息很容易泄漏,随之也会带来很多麻烦。
在调查中,像李先生这样持谨慎态度的市民占多数,只有个别市民曾出售过借记卡。“我曾卖过两张,对方给了我一百块钱。”市民王先生表示,起初并没联想到个人信息会泄露。
出售借记卡可能犯法
“根据《借记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个人申领借记卡,只限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一股份制银行的李姓工作人员介绍,每张借记卡都是个人持本人身份证办理的,含有很多个人信息,如果卡落到他人手中,在持有卡交易中,个人的信息往往会外泄,这样会对原卡主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少麻烦。另外,出售借记卡,会对个人的诚信记录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说,办理房贷或车贷时,可能会被拒绝。
出售借记卡会不会涉及违法犯罪?济宁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王姓民警表示,如果用回收的借记卡进行诈骗、洗钱或其他违法活动,持卡人很可能会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国家法律。根据《刑法》、《银行法》和《反洗钱法》的相关规定,个人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借记卡,并且是大批量的,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严重的还构成刑事犯罪。即便持卡人毫不知情,平白无故被人利用,也逃不脱连带责任。(何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