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临床数据表明基因治疗为安全疗法 将确立安全港

时间:2012-05-27 20:07来源:南方周末 www.yunhepan.com

  对接受基因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长期随访的结果表明,遗传修饰T细胞是一项安全的基因疗法。这或许能部分消解近年来人们对于基因疗法的过度疑虑。

  上世纪九十年代,基因疗法首次用于治疗“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症”(SCID),至今已经进行了两千余例的人体试验。早期临床试验表明,基因疗法在治疗白血病、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帕金森症、阿尔茨海默病等上效果显著,甚至能够令盲人重获光明。而更多的动物模型试验显示,基因治疗大有根治更多顽疾的可能。

  安全性问题

  可以说,基因疗法承载了现代医学治愈顽疾的诸多希望。但是,由于该疗法涉及对患者的遗传物质进行操作。所以,基因疗法自诞生之日起,其安全性也备受关注。

  迄今为止,在基因疗法完成的两千余例人体试验中,共有12例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免疫排斥或T细胞白血病等。这其中,“乔妮·莫尔之死”(参见《南方周末》2007年8月22日科学版)的影响最为深远。2007年7月美国马里兰州一位36岁的关节炎患者,在接受基因治疗时意外死亡,继而引发美国对相关基因疗法的重新审查。至此,公众对基因疗法的信心降至谷底。

  虽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乔妮·莫尔的死因与基因疗法并无直接关系。此后基因疗法在临床上也不断取得成功,甚至,在2009年被《科学》、《时代》周刊同时评为“十大科学突破”。但是,相当一段时间内,公众对于基因疗法的安全性还是心存疑虑。

  基因疗法需要借助病毒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患者的受体细胞。在此过程中,源于病毒的载体会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导入的外源基因会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外源基因整合至基因组后,会不会造成基因重排?这是否有进一步诱发机体发生癌变的可能?等等。

  由于基因疗法尚处于早期研究阶段,缺乏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数据,以上问题很难用公众信服的数据直接回答。

  2012年5月《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对逾十年基因治疗受试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得出结论——“T细胞遗传修饰是一种安全的基因疗法”。这或许能部分消解近年来人们对于基因疗法的过度疑虑。

  十年临床数据

  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布希曼教授(Frederic D. Bushman)为研究基因疗法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接受基因治疗的HIV阳性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这些患者在1998—2005年间分别接受了一次或数次“T细胞免疫重建”。这种基因治疗是采用传统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嵌合抗原受体基因导入患者体内,该嵌合抗原受体能引导机体的免疫系统杀伤HIV感染的细胞。

  布希曼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在接受基因治疗十年后,导入外源基因依然能够发挥治疗效果。数据显示,该基因疗法的半衰期可达16年,这表明该基因疗法在患者体内的有效作用时间可达十余年。

  更令人振奋的是,对43名患者,累计逾500个患者随访年的样本进行分析,无论是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分析,还是临床血液学检测,均未发现患者体内发生了癌变或显著的免疫反应。这意味着,“逾十年的临床数据证明,遗传修饰T细胞是一项安全的基因疗法”。

  “安全港”在哪里

  由于目前基因疗法中,外源基因的整合位点存在一定的随机性。这往往是基因疗法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此前多起不良反应,均是由于外源基因的插入激活了整合位点附近的“原癌基因”,而导致患者体内发生癌变。

  2002年法国8名“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症”患者接受基因治疗,虽然病情得到缓解,但是,随后有4名患者患上了T细胞性白血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逆转录病毒载体整合至基因组的过程中,激活了整合位点附近的原癌基因(LMO2),这导致了受试者体内T细胞增生,并最终患上白血病。

  克隆增殖试验证明,类似“LMO2”,基因疗法中载体能够直接激活的“原癌基因”至少还有“MECOM”、“PRDM1”等。而人类基因组中与癌症相关的基因总数约2700多个,占到人类基因组基因总数的10%。

  如何在进行基因治疗时,避开这些“陷阱”,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科学界开始尝试通过优化外源基因的整合位点,来提高基因疗法安全性。

  布希曼教授一直致力于此方面研究。2012年1月,他在《自然·癌症》杂志发表论文,提出了基因整合“安全港”(safe harbours)的概念。如果将负责转移外源基因的病毒载体比作“轮船”,载体整合至基因组的位置便是轮船靠泊的“港口”,而基因组上那些远离“原癌基因”的位点就被称为是“安全港”。利用基因定点整合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至基因组的“安全港”,基因治疗中就可以避免上述悲剧的重演。

  布希曼教授进一步定位了人类基因组上三个可能安全港(AAVS1、CCR5、ROSA26)。倘若这些外源基因整合的“安全港”,能得到进一步的验证,那么有了“靶标”的基因疗法,也许将更加安全、有效。

相关阅读
  • 果然,美国海军“安慰”号医疗船出事了!
  • 美国禁止N95口罩出口加拿大 安省省长:无法接受
  • 这种时候说这话,他存心害安倍吗?
  • 退出美国大选后 杨安泽考虑竞选纽约市长
  • 特朗普:现在举行集会非常安全 民主党人也在搞
  • 安倍:研究修订法律为宣布紧急状态做准备
  • 日本累计确诊超700例 中国援助已安排!
  • 华裔参选人杨安泽退选美国2020大选

    • 上一篇:印度总理辛格访问缅甸 将会与昂山素季举行会晤
      下一篇:日本新潟隧道爆炸事故4名失踪人员确认死亡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