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现场查看各个产品的说明书。
本报济宁6月5日讯(见习记者 路帅 通讯员 曹允龙)5日上午,济宁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猎鹰行动队、市中区药监局、市工商局市中分局集中对销售保健品的场所进行清查,查获600余盒保健品和大量会员卡等物,多数产品未注册,也没有国家批号。
5日上午,在猎鹰行动队队员的带领下,市中区药监局连同市工商局市中分局的执法人员来到位于建设中路与海关路交叉口西南角的“中国公益总会济宁爱心助老普惠办公室”.猎鹰队员顺着楼梯冲进二楼的办公室,对里面的两名工作人员进行了控制。记者跟随执法人员进入位于二楼的办公室,发现这是由一间办公室和两个较大的会议室组成的场所。办公室只有一台电脑和两张办公桌,一侧还摆放着做工粗糙的“中国公益总会济宁爱心助老普惠办公室”的金属牌子。在隔壁一间约50平米的会议室,墙上悬挂着全国普惠工程的工程简介和产品介绍。
市中区药监局、市工商局市中分局的执法人员从办公桌里和壁橱里找出了441盒印有“公益产品”的微量元素补充片、221盒全松茶、挂坠、手镯等大量活动赠品和会员卡。执法人员现场对微量元素补充片外包装上的批准文号进行了查询,查询到的产品并不是这一款“公益产品”.“这款产品是未经注册的,而那一款天然仙人掌浓缩片根本就没有国家批准文号。”药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工商局市中分局的工作人员用条形码扫描仪对天然仙人掌浓缩片包装盒进行扫描,也没有发现任何信息。
在执法人员清查保健品时,来了几位退货的老年人。“今天一看报纸才知道自己上当了。”76岁的周女士告诉记者,她买了两年的天然仙人掌浓缩片,花了3900元。同来的李女士也是购买者,她经朋友介绍也买了1950元的保健品。李女士称:“销售人员说很多人都吃这个,这是中国公益总会的牌子,而且能够治疗癌症、肿瘤各种病,我们就买了。”保健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该产品仅能增强体质。
工商执法人员要求其出具营业执照等证明时,该处负责人秦女士却拿不出,只找出一份署名为“中国公益总会全国普惠工程工作委员会”红头文件。而文件中有很多常识性的公文写作错误。
秦女士称自己是从今年三月份开始“中国公益总会济宁爱心助老普惠”项目,并一再声称这个公益活动是合法的。当工商执法人员询问有关天然仙人掌浓缩片的情况时,秦女士表示这些药品都是北京总部带来的。
在一个抽屉里,执法人员还找到了两本笔记本。翻开笔记本,记者看到一列列老年人的名单,上面标注了年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甚至连家庭基本情况都标注得十分清楚。
由于产品数量很多,整个清查行动历时4个多小时。工商执法人员开出了行政强制措施执行书和询问通知书,并依法对那些保健品进行了查封。
“我们会将这些物品进行封存,同时让工作人员明天提供进货渠道、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证明,然后再进行处理。”市工商局市中分局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从春季开始他们就接到五六起关于夸大宣传的举报,市中分局也非常重视。“市场上关于保健品的展示会、推销会等活动,希望老年人能够有所甄别地参加。对于那些带有欺骗性质的保健品推销,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要贪小便宜而上当受骗。”执法人员说。
凌晨轿车翻入沟中
本报济宁6月5日讯 (记者 韩伟杰 通讯员 付永敢) 5日凌晨3点,一辆3人的红色轿车行至石桥镇附近时,撞断路边的树木和电线杆后栽进水沟,司机被甩出车外,另两人被困车内,三人均有不同程度受伤。
5日凌晨3时10分许,在任城区石桥镇去往三号井的路上,一辆轿车冲进路边的沟里,两人被困车中。高新区消防大队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据现场救援人员介绍,原本自北向南行驶的红色江淮轿车冲进了路西侧的河沟中,轿车车身变形,驾驶位后面有一男一女被困在车中。水沟有3米多深,里面水较深,被困者的衣服都已浸湿,靠近车厢能闻到酒味。
由于轿车翻落在水中,消防人员找来木板横放在车与地面之间上,一名救援人员踩在木板上利用液压扩张器材对车门进行扩张破拆,成功打开车门。被困两人的头部及身体均有不同程度受伤,救援人员将二人抬出,送到救护车上。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