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高考改变命运?调查称蓝领白领收入差距越来越小

时间:2012-06-08 20:10来源:齐鲁晚报 www.yunhepan.com

  让我再看一眼:一名即将进考场的考生在看复习材料。本报记者 孙国祥 吴凡 摄

  本报记者 周锦江

  一边是体力、技能成为社会稀缺资源,蓝领待遇优于白领;一边是高学历、好“出身”人才的高社会需求,非211、985不要的取才门槛并不鲜见。精英化的社会需求通过高考这个 平台被尽情释放。

  高考虽然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但依然是大多数孩子改变命运的最大推手。有人说,如果说中国的高考曾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今天的高考越来越像考生的“步行街”--考生们拥有了更加宽松更加多元的未来选择,不过对于人才的社会需求却在不断精英化。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各种成才渠道的畅通多样,高考,对于一个人命运的塑造力正在被削弱。

  □经历

  “出身”问题

  在潍坊一家知名国企内,小斯正在整理着数不清的报表,有时还要对照着自己也看不大懂的图纸。工作稳定,工资待遇不算太高,但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过着令无数人艳羡的朝九晚五的生活。

  小斯两年前于南方一所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所持学历文凭打上了“211”、“985”的光环,一心想回到山东。面向众多知名国企递上简历,却遭遇了一次次的打击,均无任何回应。

  小斯找到导师一问究竟,原来是因为“本科”出身不够光鲜。

  记者出行时在一本旅行杂志上偶然看到,翻译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林少华撰文--《只要“211”》。缘于他带了五个女研究生,四人找到“婆家”,一人“待字闺中”.四处打探,帮学生找到一家不错的单位,结果单位回复:“按人事处规定,我们只要‘211’的!”.林教授纳闷,学校是“211”,连“985”都是。

  “不,本科毕业学校也得是‘211'.两个'211',研究生'211',本科'211',加起来'422',一个都不能少!”

  不巧的是,这位女硕士生的本科校不是“211”---“出身”不好。林教授自叹,幸好在出版社有一位铁哥们拔刀相助,才得以“化险为夷”,他这导师也多少捞回一点面子。先生感慨不已,尽管如此,还是暗暗下定决心:以后非“211”出身的,一个也不带!

  林教授所感虽是戏言,却反映出目前社会上,特别是国企等用人单位的“本科出身论”.换言之,如果是博士生,岂不要“211+211+211”?非得“633”不可!

  社会需求依靠既成格局筛选精英人才。

  □调查

  蓝领?白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说,教育生态的健康发展依赖于社会观念的进步,考生想要真正从高考中“松绑”尚需时日。孩子上了北大清华就一定能成功吗?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大学教育到底是什么?高考到底应该走向哪里?

  王恺家在农村,家里生活条件并不宽裕。和同伴一起长大的他因为学习成绩不错,在村里极有优越感,家里也用心供他上学。

  直至2010年大学毕业时,王恺却发现,自己的工资却基本上是同龄人中最低的。甚至还不及现在父母亲出门打些零工赚得多。“儿时的同伴多是学了技工,也有创业的,现在最不济也有4000元左右的月薪”,王恺说,现在面临娶妻生子在城市里生存的各种压力,每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实在无颜和家里人交待。

  在村里里,邻居总会善意地问,小恺现在赚多少钱,王恺说2000多块钱时,总是被村里邻居戏称骗人、不老实。王恺只能一笑了之,他自己清楚,他现在的薪水还不如父亲在外打工。

  记者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在企业中计件熟练技工拿到4000元的月薪并不是很困难,而即便是再熟练的文案、数据审查等人员拿到3000元的月薪已经算中高水准。

  一家企业高管徐庆东说,现在企业招工想找本科生是、研究生一点都不难,招聘通知一发,立马简历漫天飞。但是对于需求最大的技术工种却一人难求。目前考上大学的人多了,学历普遍高了,愿意出苦力气的人就变得越来越少。体力、技术工种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

  根据教育部5日公布的消息,今年高考报名总数为915万名,比去年减少2%.在全国高考报名总数减少的情况下,12个省(区、市)较去年增加,其中一半在西部地区。

  导致考生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2008年开始的人口拐点--18岁以下适龄人口的减少。当然,万千考生行走“步行街”的原因也不可回避。

  职场导向开始呈现出追求精英人才的倾向。

  □纠结

  精英定律

  中国教育在线日前发布《2012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近4年全国高考人数下降140万,高考中“三放弃”,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与之相对,近年来出国留学人员保持了年均20%的增长。

  今年,针对一些地区生源数量下降的明显趋势,有舆论继续发出“’考‘大学时代是否还在”的疑问,意指高校面临生源危机。

  高学历精英成为众企业争取的对象,一些精英蓝领更是成为天价人才。

  老王从一家企业退休,对于自己的人生,她觉得只有孩子是她的骄傲。老王年轻时,面临一个选择,一是有一家国企有空位可以顶缺,二是参加高考改变命运。

  “那时的高考绝对是精英教育,3%的录取比例”,老王说。进国企顶缺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参加高考能考上固然好,但考不上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左思右想之后,老王决定先进企业工作,利用闲时偷偷备考。最后并不出乎意料,高考成绩以12分之差名落榜外。

  随后看身边的朋友同学人生的起起浮浮,老王觉得似乎只有自己是最失败的。国企改革成为私企,随后又开发房地产、商超,干了一辈子只是靠社会统筹可以领到一个月千余元的退休金。当时考上大学的进了大城市自不必说,后来下海的、苦攻技术的也都在社会上有极高的威望和不错的收入保障。

  老王说,以前是精英式的高考,现在虽然高考不难考了,但社会上对于人才的需求反而越来越精英化。

  老王的经历和感悟放在今时社会依然很贴切。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又或者金领灰领,使自己精英化,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才是立身之本。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
  • 山东元旦接待游客622.5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58.7亿元
  • 2015年山东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5500亿 收支再上新台阶
  • 巩晓彬:看到山东弟子进步欣慰 内线对比差距很明显
  • 中国白领满意度调查:青岛烟台进前5 多数人不满休假
  • 沂蒙煎饼闯荡上海滩年入几十万 小山村“收入超上海”
  • 青岛个人收入买健康险可免个税 明年1月1日起实施
  • 带薪年休假休了吗 记者调查:部分私营企业执行差
  • 济南西客站片区楼盘销售差距大 部分楼盘去库存任务严峻

    • 上一篇:青岛将添10平方公里人工岛 位于凤凰岛海域
      下一篇:济南公共营养师协会营养科普进校园之走进农干院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