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芙蓉街乞讨的“瓷娃娃”母女,苏翠红和女儿周玉丹。
大街上乞讨的瓷娃娃母女
齐鲁网6月11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公共频道《新闻女生组》报道,或许很多来过济南的游客,都曾经在芙蓉街看到过这样一对母女:她们身材袖珍,几乎只有两三岁孩子的身高,然而一个满面沧桑,一个犹带稚气,母女两人生活在一个移动的平板车上,似乎一直在等待好心人,往乞讨用的盆子里放几块钱。这对母女,就是来自菏泽的苏翠红和女儿周玉丹。
“瓷娃娃”的婚后生活:生下残疾孩子 被丈夫抛弃
苏翠红告诉记者,自己从小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小时候曾经发过一次高烧,虽然被用针扎好了,但是从此之后就发现自己患了脆骨病,每年要骨折好几次,以至于她的身材一直没有长大,保持在了两三岁孩子的身高和体重。
本来苏翠红的父母想,既然女儿已经这样,他们只能照顾女儿到老。然而邻居亲朋们却劝说他们,给孩子找个丈夫。最后,在苏翠红二十三岁的时候,父母将她嫁给了邻村的男人周玉贵。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本来充满了欢乐和希望的婚姻,却在第一个孩子周岁的时候破灭了。大女儿周玉丹在一周岁的时候,仅仅因为穿衣服,胳膊就折断了。苏翠红这才知道,自己的“脆骨病”遗传给了女儿。从此之后,丈夫周玉贵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对苏翠红越来越恶劣。
不过那时候的苏翠红还对丈夫抱有幻想,于是生下了第二个女儿周玉芳,随着二女儿的逐渐长大,苏翠红绝望地发现,二女儿也有同样的病,只是略微轻一点。看到两个孩子的情况,狠心的丈夫终于抛弃了母女三人。
“瓷娃娃”母女街头乞讨 女儿称恨爸爸
为了给两个孩子治病,苏翠红来到了济南。医生建议她给孩子手术,然而高昂的医疗费让她充满了绝望,她只能选择另一条路,一边乞讨,一边每隔四个月给孩子打一次针。
大女儿周玉丹告诉记者,在济南的乞讨生活,让她充满了辛酸。这个11岁的女孩提起父亲几乎是面无表情,她恨父亲抛弃了她们母女三个,也恨父亲对自己的无情态度。而当周玉丹说到乞讨中遇到的各种事情时,她略带无助而又气愤地说,“有人以为我们是骗子,还打俺妈,俺很生气,可是生气也没有办法,俺吵不过他们”.
不过,在困难的乞讨生涯中,周玉丹也有开心的事儿,那就是城里的大学生给了自己不少课本,她最想上学,“因为上学就什么都知道了”.就在记者来采访的中午,周玉丹正在顶着烈日,在泉城广场上学写字,而母亲则用一块纸给她扇风。
老父捡垃圾养女儿外孙女: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
事实上,在济南的乞讨生活,苏翠红过的也很艰难。她说,现在老父亲陪着自己和两个孩子在济南乞讨,好的时候自己能乞讨到七八十块钱,但是从礼拜一到礼拜六之间,基本上要不到钱。而老父亲去捡垃圾卖钱,一天能卖二三十块,两个人的收入加起来有三四十块钱。
为了给孩子攒钱治病,苏翠红和老父亲几乎不吃什么有营养的东西,“每天就是一块钱的馍,孩子有好心人给点吃的,一天就够了,各个地方都有提开水的地方,基本上一天不大花钱”.
就这样,苏翠红小心翼翼地把乞讨到的钱攒起来,每隔四个月就去给两个孩子打一次增强骨质的针,每次要花两千多元。
虽然很苦很累,但是苏翠红的父母也没有放弃,苏翠红的父亲说,“人家吃好的,咱吃孬的,人家住好的,咱住孬的,就没有别的心思,就想着孩子,不管到哪个地步,自己的孩子,不管中用不中用,俺也不会放弃”。
“瓷娃娃”乞讨为孩子治病:这样的母爱不卑微
每当有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孩子经过,周玉丹总是充满了羡慕。苏翠红说,一想到孩子的情况,自己就觉得对不起她。“别的大人都能干活,让孩子吃的好穿得好,我不中用,让孩子委屈了”.
苏翠红现在把希望放在了二女儿周玉芳的身上,毕竟她现在还能跑能动。但是周玉芳毕竟是个六岁的孩子,根本不懂得母亲的困难,看着她贪玩的模样,记者也忍不住心酸。
周玉丹说,妹妹能跑能跳,自己会想为什么她能跑我不能跑?不过她也不羡慕妹妹,因为将来妹妹还要照顾自己。
虽然乞讨的生活很辛苦,但是苏翠红却没有觉得不体面,因为她正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照顾两个孩子,自己残缺的身体给孩子的爱也只能这么多,她觉得自己丢的不是脸面,因为她乞讨的是两个孩子的未来。对于抛弃了她和女儿的丈夫,苏翠红觉得这都是命,没有什么好怨恨的。
相对于其他父母,苏翠红的母爱,并不卑微。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