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莱州6月26日讯 (记者 张国军)“四德”工程建设可以说是起源于莱州,莱州这座被誉为中国长寿之乡的城市,四德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从学校到机关、从企业到乡镇,无不刻印着“四德”的影子。“长寿源于幸福,而幸福则源于整个城市的道德环境。”这是莱州之所以成为长寿之乡的原因之一。
四德工程建设 让厚德之花遍地开放
乡村大喇叭,这个上世纪的宣传广播工具现在早已是不多见了,但在莱州市驿道镇沙现村记者却听到了久违的广播。
广播里正在播放着一些道德模范的事迹, “大喇叭里正在讲的是俺村的道德模范呢。”该村村民孙吉华对记者说。
记者在这个村发现,很多的村民即便是在地里干着农活,也在用心地听着广播。驿道镇地处莱州市东南山区,经济并不富裕,但在全市的四德建设工程中,镇上仍拿出近十万元,把上世纪六十年代建成,已闲置多年的有线广播系统,改造成了无人值守的优盘有线广播系统,从此镇上有了自己的道德声音。
在莱州的乡镇上,四德工程建设已经是妇孺皆知,而在莱州的城区也是搞得红红火火。
在莱州市教育路社区有个爱心服务台,下岗女工王小丽把自己的困难写在一张爱心求助卡上,社区居民彭好军就热心地帮她在超市里找到了一份工作。
“通过这个爱心服务台,只要居民把自己的困难写在爱心求助卡上,社区的400多名志愿者就会定期前来查看,如果力所能及,很快就可使需求者得到帮助。” 社区居委会主任邱承凤告诉记者。
据悉,目前莱州有270多个城乡社区设立了爱心服务台,组织群众就近开展爱心活动,每年参与人数超过50万人次。
现代二十四孝贤孙增香 四十年如一日照顾弟弟
数字电影《山东兄弟》改编真实故事 弘扬四德
在莱州,一提到孙增香,几乎所有的莱州人都知道她。孙增香,莱州市夏邱镇刘家村人,她四十年如一日地照看着因意外事故而高位截瘫的弟弟。身为大嫂的孙增香和丈夫一起,不离不弃地细心照顾弟弟四十多年,孙增香被当选为2010年的莱州“现代二十四孝贤”。
如今在莱州,有一部名为《山东兄弟》的数字电影让当地人很是期待,该部正是改编自孙增香一家的真实故事。
“捐肾救父的战显栋,那是咱山东第一个捐肾的;还有捐肾救妻的李军波和十年献血七千毫升的赵大勇……”在莱州街头,当记者询问市民王殿柱时,他一口气说出了好几个感人的事例。
树立先进典型,让道德表率引领当地的风气之先,是莱州道德建设的一大亮点。莱州市实行多层次的选树典型,区分村居、企业、部门、学校,各单位每年评树5名左右典型,每个镇街、系统评树100名左右典型,在全市建立起了2万多人的典型库。从中,莱州市每年评选出市级“现代二十四孝贤”、“十佳爱心人物”等典型。
道德能出利润 道德能出竞争力
道德是一种力量 更是一种责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生产食品的企业更要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每一个产品。
日前,在诚信莱州网表扬名单上,出现了当地一家食品企业的名字。该企业主营酱油等食品调味品,所采用的原料都是来自绿色农业基地的优质产品。在前期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该企业顶住了成本增加的压力,坚持不用劣质原料以次充好,并邀请消费者代表前来生产车间进行观察监督。
“按照现在的原料价格计算,公司的产品出厂成本达到了普通原料产品的两倍,但公司坚持通过从技艺改进来降低开支,也不从原料上偷工减料,对消费者负责,这就是企业的一种‘实文化’。” 该企业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说。
针对食品安全、医药卫生、信贷纳税、廉洁勤政等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响强烈的重点领域,莱州推进以诚信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了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
道德是一种力量,“道德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能够促进和谐,发展经济。努力发挥好道德建设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也是莱州”4+1“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莱州市市委书记李明告诉记者。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