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图。
7月5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4日上午,济宁市市中区文体中心体育馆主馆施工项目顺利开标,标志着这座体育场馆正式进入建设施工阶段。文体中心主要由体育馆主馆和体育文化用品集散中心组成,从其效果图上可以看到,两个场馆联成一体宛如一柄优雅的如意,座落在城区西南部。除了体育场馆,该区域的整体规划中还包括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也将进一步提升西南片区的教育资源。
外形酷似“如意”
承办2014年省运会
文体中心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包括体育馆主馆和体育文化用品集散中心,这两个场馆一南一北几乎联成一体,从空中俯瞰,两个场馆均呈椭圆形,记者从效果图上看到,两个场馆的外形酷似一柄“如意”,主馆上方的钢结构造型让这柄“如意”显得更加优雅。
市中区文体中心工程,位于济宁市城区西南片区,在济安桥路与环城西路之间,文体中心的北面是电厂专用铁路线,南侧为运河佳园小区。记者从规划总平面图上看到,文体中心整体的规划区域呈一个垂直三角形,而此次开标的体育馆主馆则紧靠济安桥路,交通条件非常便利。“市中区文体中心的体育馆主馆,将承办2014年省运会的体操、蹦床等项目,建成后可容纳5800余观众。”市中区教体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体育场馆周边的广场,建成后将全部对外开放,供市民在此健身、娱乐。
记者在平面图上看到,体育馆的东侧还有一个标准的400米跑道露天运动场,运动场周围也设有部分看台。据介绍,体育馆主馆建筑面积16847平米,训练馆580平米,在主馆的周围,共有8个观众出入口,并设有专门的媒体记者入口,在体育馆周边,还有几处地下车库出入口。为了满足停车需要,文体中心设计中包括842个地上、地下机动车停车位,还可容纳2993个非机动车停靠。
提升教育资源
还将建两所学校
记者从文体中心片区整体规划图中看到,在该区域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总建筑面积42982平米,其设置规模初步为中学40个班,小学50个班,包括多座教学楼、综合楼及活动室、运动场等。
“西南片区是市中区重点开发建设的片区,通过几年来的努力,该片区已形成了大片的住宅区。”据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住宅区已有不少居民入住,未来几年还会增加更多的居民,仅铁路线以北的住宅区内,便有近5万人居住。记者在西南片区采访中看到,越河以南、王母阁路以西的大片区域中,集中了南池公馆、运河佳园、凤凰怡居佳苑保障房小区以及众多回迁住宅区等,还有部分正在建设中的房地产项目,未来,这里的居住人口也会越来越多。
根据初步统计,此区域的中学生大概有2250人,小学生2750人,虽然周边也有其他中小学,但将来很有可能会形成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而和文体中心一体化建设的中小学,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这也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了让孩子们的教育环境更好,学校的设计指标中,建筑密度仅13.9%,绿地率达到39.1%,学校的东侧还有运动场、篮球场等。在环城西路和铁路线交汇处,还将建设一个体育公园,让文体中心片区的环境更加优美,且距离学校仅180余米,这也更一步丰富了学校的绿化环境。
文体用品集散中心
可更好地以馆养馆
体育场馆日常如何养护,一直是个难题。市中区文体中心在设计中,便包括了一处体育文化用品集散中心,如果能够打造好这个集散地,体育场馆的养护也就不成问题了。
“现在济宁城区没有非常完善的体育、文化用品中心,在济宁市体育馆周边虽然有店铺在销售体育用品,但其规模还无法达到集散地的要求。”市中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集散中心(包括地下一层)的总建筑面积为19618平米,完全可以满足经营需求。而且西南片区的位置也非常优越,除了紧邻济安桥路,这里距离年初竣工通车的运河之都特大桥也非常近,交通便利将成为集散中心的一大优势。
此外,体育馆的主馆不仅可以用于承担省运会的赛事,以后还可以承担其他比赛,在没有比赛时也能综合利用,作为市中区最主要的大型展览会、文艺演出等活动的承办地,达到“一馆多用”的效果,更好地促进体育场馆的养护。(刘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