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市委组织部韩东亚部长、刘海涛主任在羊山镇北李庄村包村,他们按照“走村居、访民情、解民忧、惠民生”的工作要求迅速扑下身子,了解民情。他们认为包村工作,不但要走访民户,了解社情民意是前提、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要为群办一些看得见、摸的着的实事。驻村工作以来,他们在一周时间内走访全村群众179户,撰写民情日记2万余字,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5起,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起,及时掌握了所包驻村的所有农户信息。在了解掌握村情、民情的基础上,驻村工作组抓住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群众一直以来反映最为强烈的事情:村南没有一条平整的道路,下雨天难行,村内小街巷没有修理。据该村李振才书记介绍,村里早就有想把村内道路进行硬化的愿望,但由于资金短缺,一直未能实现。“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不能再让群众走晴天是土,雨天是泥的道路了。”韩东亚说,“只有把群众关心的路修好,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才能和群众的心贴的更近,进一步带领群众致富。”
在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的基础上,工作组决定采取向相关部门争取一点、本部门筹集一点的办法组织实施修路,不向群众筹集一分钱。目前在共筹资32万余元,将于近期动工。 “我们不但要为群众修好路,还要让群众晚上不再走黑路,为群众按上路灯。”韩东亚说。目前已安12盏路灯,照亮了百姓生活,提升了村庄形象。
他们着重走访困难户,给他们送去了米面油,资助贫困儿童。同时,还建立完善困难群众帮扶制度,实行结对帮扶,增加困难群众自我帮扶的能力。一件件实事办在了群众心坎上,一股股暖流温暖了群众的心,群众感受到的是驻村干部真情为民、倾情帮扶的那种情感,深刻理解了“驻村”二字的深厚含义,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党和政府的心和群众的心贴的更近了。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帮扶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而不是简单地送钱送物。
3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先后组织村民参加生态农业培训,参观泗水采摘园;组织村民进行养殖技能培训,参观济宁市南阳农场。一些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通过这次活动,坚定了回归创业的决心。他们做了很多夯实基础促进发展的事情。有的帮助制定、完善和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有的帮助培育龙头企业、种植养殖专业大户、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的帮助牵线搭桥、提供信息,总结和推广农村能人致富门道;有的帮助村级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路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的开展结对共建,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建立工作机制,助推农村发展。利用羊山景区旅游优势,建设以李庄、崮子、高庙村为核心区的500亩生态采摘园,并计划发展林下养殖产业。在李庄村的一次党员干部会议上,帮扶工作组提议李庄村可以利用生态采摘园搞林下养殖,发展庭院养殖芦花鸡产业。引导有条件的农户作为养殖示范户,由村里帮助联系购买鸡苗、制作饲料、孵化鸡蛋、收购产品等相关事宜,形成规模后可建立养殖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增加农民收入。在确定了7家有养殖意向的农户后,帮扶工作组迅速与南阳湖农场联系,订购了1100只芦花鸡苗,连同饲料一起送往李庄村。
村民们高兴地说:”这下可好了,没想到山水也能生财。采摘园建起来了,游客来了,咱们的日子就能过得更好了!”(赵小粉)
程桂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