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门口,周同的家属在焦急的等待抢救的消息。
ICU病房中依然不知何时才能醒来的周同。
下午3点40分,48岁的周保学会准时的出现在昌乐县人民医院的一间ICU病房里面,看着病床上躺着的儿子一言不发,“我期待哪一天他能醒来,大家都在等”.从7月7日出事以来,(本报7月8日、9日曾报道),儿子周同已经躺了12天,有心跳却一直昏迷。
ICU门口,他站了一夜
7月7日,是周保学无法忘记的一天,下午3点还在上班的时候,他接到了一个让他至今无法坦然面对的电话--儿子周同溺水了,正在抢救,情况不乐观。他匆匆赶到昌乐县人民医院,儿子已经被转到了IUC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周保学焦急的站在ICU病房的门口,往里望也不是,往外走也不是,只能在门外来回踱步,没有一个人能告诉他,里面到底在发生着什么。
30分钟后,接到消息的周母刘彩芹和周同的姥姥匆匆赶到医院,听到儿子在抢救的消息之后,刘彩芹一下子趴在门口的座椅上大声哭了起来,作为家里的独子,刘彩芹的这一哭让周保学也忍不住流出了泪,尽管这样,他依然拍着妻子的肩膀,“别哭,再等等,再等等看”,他们没想到,这一等便是十几个小时。
与周同一起被推入ICU抢救的还有他的好朋友小秦,在抢救大约4个小时之后,晚上8点,ICU的门开了,走出一位医生向等在门口的人群喊道:“谁是周同的家属?”周保学一个箭步窜到医生前面,“我孩子咋样了?有危险不?”医生的回答,让周保学顿时觉得没了底气,“目前情况不乐观,沉水时间太久,可能损伤大脑,还要继续抢救”.
经过抢救,7月8日,小秦转到普通病房。
7月10日,小秦出院。
而周同的消息却是,再等,再等……
周保学一夜未合眼,回头看了一眼仍然趴在座椅上啜泣的妻子,他过去说了一句,“你回去休息下吧,这里我盯着,有啥事我给你说”,然后他自己站在ICU门口,这一站又是几个小时,一直到第二天天亮。8日上午,ICU的大夫对周保学说,周同的同伴小秦已经醒过来了,周同虽然已经有了心跳和微弱的呼吸,但是依然处于昏迷状态。
抢救仍在继续……
同伙四个没有一个会游泳
7月7日那天,周同喊着朋友刘鹏(应家属要求,刘鹏为化名)还有小秦和晶晶一起去昌乐市区的一个人工湖附近游玩,谁也不会想到,这一天他们四个当中,有一个人永远的离开了,而周同便是为了救他溺水至今昏迷。
“我一回头,他俩也在水里了,就是为了救刘鹏”,晶晶回忆着那天发生的事情,至今再想起来,晶晶依然不能平静,不时地重复一句话--“我真的很想救他们”.晶晶说,那天下午刘鹏失足滑入湖中,她紧张的伸手去救,但是也被拽入了水中,她奋力一边想抓住刘鹏,一边试图往岸边靠近,她自己爬到了岸边后赶紧回头继续救刘鹏,但此时周同和小秦也在水中挣扎。
“他们看见刘鹏落水后,也是过来试图救他,当时我太紧张了,我不知道周同什么时候跳下去的,我只想赶紧喊人救他们”,晶晶在岸上四处喊人,狂喊救命,因为他们四个人没有一个会游泳。后来,附近两名中年人闻声过来才帮忙把他们救上来。其中一人是一名停在附近的轿车司机,另一名是来湖边游玩的市民,他带着一个救生圈。
他们赶紧拨打了120.
“到现场的时候,其中一名小青年已经当场死亡,另外两名被带到医院急诊室抢救”,急诊中心值班护士说,被送来的溺水者共三人。其中24岁的刘鹏已经死亡,24岁的周同和18岁的小秦(女)正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
刚从一家企业辞职
周保学说,周同和溺亡的刘鹏是发小,俩人从小打打闹闹一起长大,周同前一阵子刚从潍坊一家企业辞职回到昌乐,在一家建筑公司负责跑手续,他曾想回老家和发小一起创业。
“我期待哪一天他能醒来,大家都在等”.从7月7日出事来,儿子周同已经在ICU病床上躺了12天,同时进入ICU抢救的小秦早已转入普通病房并于近日出院,而周同有心跳却一直昏迷。进入ICU病房12天来昂贵的医疗费用也让周保学一筹莫展,“可无论如何,我也要救醒他”,尽管他心里很清楚,这确实是一个无底洞。
妻子周保学,而自己也只是昌乐一家工厂的普通员工,在最开始的几天,每天1万余元的医疗费让这一家扛不住了,期间只有周同所在公司送来了2万元的慰问金,可也只是杯水车薪。随后周保学便是四处借钱,12天的时间花费已经十余万元,可是周同依然没有醒来的迹象。
他和妻子商量着说,家里仅有的一个娃,无论如何也得坚持抢救,即便最终让周保学面对的结果会让他无法接受,抢救也是他目前唯一的办法。每天一趟医院,每天短短一小时的探护,周保学基本上停了工作,除了每天筹钱为儿子治疗,还要面对妻子一遍一遍的问询,“咋样了?咋样了?”
最后,面对妻子的问题,周保学也只能无奈的扔下一句,“现在情况还不是很乐观”.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