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记者揭秘卖瓜背后利益分流 “代办”两头吃钱

时间:2012-07-22 20:10来源:半岛都市报 www.yunhepan.com

▲ 虽然村里一天只做了这一笔买卖,但是村民依然比较开心,毕竟钱到手才是最踏实的。 

从下午5时左右开始,瓜农们忙活了3个多小时,才把高树明家的7740公斤西瓜全都运到瓜贩子的车上。  

▲来自烟台的大车在等待代办,四个瓜农则坐在一旁等待运瓜的车

▲瓜农运瓜的三轮车在地头不小心陷住了,大家只好先抬车。

▲瓜贩子都喜欢要瓜把子没干的熟瓜,这样运到市场上比较好卖。

▲接近晚上8点了,瓜农、瓜贩子和代办依然在地头挑选西瓜。

▲7740公斤西瓜全部卖完了,高树明坐下来仔细数着自己的收入 。

  在炎热的盛夏,吃上一块甘甜的西瓜会让整个人都清爽、滋润起来。西瓜能解暑,西瓜很常见,西瓜的价格也十分亲民……这些,都是咱老百姓熟知的部分 ;但很少有人了解,这一个个滚圆碧绿的西瓜从一粒种子长成瓜,再通过瓜贩子之手运到农贸市场供市民购买的整个过程中,瓜农所付出的艰辛--清明之后点种、授粉、打岔、浇水只是普通的体力劳动,西瓜成熟后如何尽快卖出去、卖个好价钱,则让瓜农们身心俱疲。近日,本报记者走访平度市明村镇的瓜农们,为您讲述西瓜背后的故事。

  蹲守整整四小时一个瓜没卖出去

  7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平度市明村镇高家庄村。之所以选择这个村子进行采访,一方面是大黄埠、崔集等地的大棚西瓜已经销售一空,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100多户的小村庄种植有约 500亩大田瓜(“大田瓜”即不用大棚、直接接受日照的西瓜),自西瓜上市以来销售就比较困难。

  在经过简单了解后,中午12时许,记者与村民高月刚、高秀川等人来到距离高家庄村3.8公里的603省道上。高月刚告诉记者,买瓜的车辆大部分都经过 603省道,前楼桥附近的一个路口是村民的等待点,瓜贩子也知道这里有人等着卖瓜,“得有 10年了吧,我们卖瓜的时候就在这里等,大家轮流等,一人等半天”.

  记者一行在路口等了不到半小时,一辆来自烟台的大卡车就开了过来,这让高秀川他们很兴奋。但是沟通之后才发现,这辆能运输两万斤的卡车,来这里是要等待代办。所谓“代办”,即瓜农与瓜贩子的中间人,他们一般从中赚取每公斤3分钱至5分钱的差价,有的还“两头吃”。而村民为了多赚一点儿,一般不希望通过代办卖瓜。

  等待的结果不甚理想。4个小时过去了,高月刚等人只遇到7辆车,其中有专门找代办的,有小车只收四五千公斤的,还有专门收“破烂”的。“破烂”是瓜农们对不熟、个头奇怪的西瓜的俗称,这种西瓜价格很低,瓜贩子将其运送到其他村零卖。“我们的好瓜都还没卖呢,他们给‘破烂’的钱才四五毛钱,太便宜了。”高树明在与两个小车司机沟通回来后,郁闷地对记者说。

  在等车的这几个小时里,几名村民没有喝水,只是不停地吸烟。记者建议他们可以尝试边等边找代办,将瓜田的瓜一半卖给代办,另一半自己卖,不要因为运瓜的车小就不卖,能卖一点儿是一点儿,毕竟干等不是办法。

  “这你就不懂了,说实话我们不是贪,种了1万公斤的西瓜,来个小车运走5000公斤,看着挺好吧?关键是剩下的5000公斤怎么卖?这时候就只能找小车了,小车又不是经常来,剩下的西瓜就更难卖了,所以卖瓜的都希望一次性拉完。”

  怕下雨、怕瓜秧死瓜农咬牙去找代办

  “一般过了下午4点半,就很少有买瓜的车来了,今天一天俺们村一个西瓜也没卖出去。”高月刚焦急地说,他转头问高秀川:“要不咱找老代吧?还是找小吴?万一下了雨,或瓜秧子死了,那可咋办?”高月刚告诉记者,他们这么犯愁是有原因的,“天一下雨,地里的西瓜就会爆裂 ,没法卖了;即便不下雨,成熟的西瓜如果在地里搁着不摘,瓜秧死掉后瓜把子也会逐渐干枯,会影响价格”.另外,瓜贩子一般也喜欢收购瓜把子没干的熟瓜,这样运到市场上比较好卖。

  记者了解到,高月刚口中的“老代”和“小吴”都是明村镇的代办,他们手里有一些瓜贩子的信息。坐在一旁的另一名瓜农高树明这时坐不住了:“我刚才问过老代了,他说有3辆小车,估计能把我的那些瓜拉完。”说完,高树明就立刻起身,发动自己的电动车,说要去找老代。

  征得高树明的同意后,记者坐上了他的电动车,跟他一起找到老代。经老代引荐,高树明和瓜贩子小赵简单交谈了后,小赵决定先去瓜地里看瓜,并明确对高树明说:“我可只要熟了的和瓜把子没干的熟瓜,咱先谈好,免得后面多事儿。”在瓜地里转了一圈后,小赵觉得高树明的瓜还可以,开始摘瓜。

  听说高树明家要卖瓜,村里的十来名妇女自发地来到地里帮着摘瓜。“俺们村小,谁家卖瓜,其他人都过去帮忙。”高树明说。此时,高秀川也从等待点儿回来,并将自家的三轮车开到高树明的瓜地里,“他的三轮车和我的三轮车倒腾着运,能快点儿把瓜运到地头。瓜贩子的车开不进地里来,就在地头等着”.

  下午5时许,16名村民在地里站成一排摘瓜、运瓜,三轮车上留两名男劳力接瓜、把瓜排好,运满一车后拉到地头。运到后,高树明站在三轮车上给小赵递瓜,小赵挨个儿地敲打着,将未成熟的、瓜把子干掉的西瓜退回。18日晚上8时许,7740公斤的西瓜才运完。

  瓜农·心声

  种瓜是出力,卖瓜更熬人

  一天下来,一个村子只卖掉了7740公斤西瓜,还有大量的瓜留在地里,万一下雨的话,西瓜就会爆裂没法卖掉;即便不下雨,如果瓜秧死了,西瓜的瓜把子逐渐干枯,也会影响到西瓜的售价。瓜农一方面着急卖瓜,另一方面辛苦种了一茬瓜,谁都想多赚点儿钱。如此矛盾的心情下,使不少瓜农普遍感觉卖瓜比种瓜更累。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高家庄村也有部分村民种了一些大棚瓜,村民小菊家就种了16亩。4月20日左右大棚瓜成熟之后,她家的西瓜以每斤6毛钱的价格迅速卖掉了。“等不起啊,之所以选择种大棚瓜,就是想打个时间差,早熟就能早卖个好价钱,不然大田瓜上市之后更没法卖了。”小菊说。

  与小菊家一样,明村镇大黄埠村的大部分瓜农也种植了大棚瓜。7月18日,记者去大黄埠村走访时,这个原本种植有2000多亩西瓜的村子,仅剩下不到20亩西瓜还未出售。

  与大棚瓜的畅销不同,明村镇很多地方的大田瓜都苦待买家,不仅是高家庄村销售不畅,周边的白里村、马户顶村也存在这种情况。

  “ 我们瓜农赚的是辛苦钱,授粉、打岔时天很热,早晨5点就得在地里伺候了。天好时还得把西瓜挨个儿翻翻接受光照。”高月刚告诉记者,“好在今年的价格还行,只要是种瓜的,基本上都赚了。一亩地的成本大约在700块钱,平均一亩产5000公斤的话,按7毛一斤来算,能赚不少。但是如果找代办的话,一亩地就得少赚200块钱左右,有那200块钱,明年的种子钱就有了。另外找代办的话还有1%的去称,就是100斤的西瓜只能按99斤算。”

  种西瓜和卖西瓜哪个更累?“当然是卖西瓜更累啊!你看我在这儿坐半天,一笔生意也没谈拢,一个瓜也没卖出去,你说累不累?心急不?赶明儿要是下起雨来,全挂了!我种瓜都种了20年了,打算以后少种点儿,年年这样太熬人。”高月刚皱着眉头说。

  对话代办--

  -谁掌握信息谁就能赚钱

  在前楼桥附近的等待点儿,记者发现,这里还存在运瓜车和瓜农一起等待的奇怪现象:一边是等待代办介绍、准备收购西瓜的空空车辆,一边是等待卖西瓜的瓜农。这种现象显然并不正常。

  老代是一名职业代办 ,从事这一行业已经接近20个年头。他自信地告诉记者:“明村镇的西瓜基本上都是代办负责销售的,哪个村子里都会有两三个代办。我干了这么多年,全国各地认识的人也多,西瓜上市的时候,客源就会给我打电话,我就联系货源。这没什么,这年头谁掌握信息谁就赚钱呗!”

  对于瓜农们不愿找代办的想法,老代也表示理解:“谁不想多赚点儿钱?但是你首先得打破思路啊。我承认他们很辛苦,但是辛苦不代表你就能赚钱,整天坐那儿干等肯定不是办法,随机性太强了。你看他们等了一天,到最后不还是来找我吗?”

  同样作为职业代办的小吴,虽不如老代的业务大,但是一年也能赚个七八万元,而且还兼卖西瓜种子。“我觉得啥行业都有代办,其实我们每天喝酒谈业务也挺累的。”小吴说。

  “现在咱们青岛吃的西瓜基本上是平度、临沂的,再过一两周就没本地瓜了,我就去东北帮咱这边的车联系货源。忙完东北再去内蒙古,咱青岛后面吃的瓜主要是来自这些地方。”老代悠闲地告诉记者。

  对话瓜贩子--

  -找代办买瓜省事也放心

  在等待点儿等运瓜车的时候,记者遇到了来自莱州的瓜贩子老张,他转悠了一天也没买到适合的西瓜,索性坐在等待点儿歇着。

  记者从来自烟台的瓜贩老刘那儿了解到,瓜贩子已经习惯找代办买瓜。“省事!提前联系好了,来了不用挨个儿村去转悠,谈生意时也放心,都是老关系了。”老刘说。

  “省道上有不少人等着卖瓜,你们不用提前联系也一样能找到货源啊?”记者询问老刘。“不一样!我们找货源也很麻烦,必须得看瓜才行。你说一个个和村民谈、去村里看瓜多麻烦?我要1万公斤,代办知道哪个村儿的西瓜正好符合我的要求,我来了谈好价格就直接装货回去。再说,代办赚的差价也不会影响到我们,我们可以转嫁到下游去。这样我们拉到市场上再加几毛钱,在城里卖瓜的再加点儿,所以今年的西瓜价格就在每斤1块钱左右了。”老刘说。

  小赵是购买高树明西瓜的瓜贩子,收购了西瓜后,自己用三轮车将瓜运到龙口贩卖。他道出了自己的苦衷:“我做的是小笔买卖,一辆车也就拉四五千斤,找货源肯定是找代办方便,而且你不知道,我们来这儿人生地不熟的,瓜农有时候耍小聪明,有代办在我们就放心多了。”

  在小赵看来,找代办最大的好处就是安全,“我在谈价格之前就说好了,要瓜把子没干的熟瓜,这样我运到龙口才好卖。可是瓜农肯定想多卖点儿,有时候就打擦边球。为啥我坐在车上挨个儿挑瓜?有的瓜你一敲,熟了,再一看,瓜把子没有,那肯定是瓜农不想让我看见瓜把子已经干了,所以故意掰下来。但问题是这样的瓜我运走了也不好卖啊!”

  对话镇政府--

  -办西瓜节打响明村品牌

  明村镇高家庄村的高月刚打算今后少种西瓜的想法,在明村镇不是个例。

  记者在明村镇采访时,马户顶村的老韩、大黄埠村的海涛也都告诉记者,由于西瓜卖起来太累,他们打算以后少种些。而且村民一致告诉记者,今年明村镇的西瓜种植面积较之前几年缩水了。

  但是记者从明村镇政府负责宣传的宋主任处了解到,目前明村镇的西瓜种植面积大约在8万亩左右,种植面积没有减少。

  “明村镇种植的西瓜主要集中在镇政府以西 、以南的村子里。我们镇一共有81个村,接近70个村子种有西瓜。”明村镇政府负责农办的赵主任介绍说,“现在明村在销售方面主要做的就是办西瓜节,打响明村品牌。村民销售主要是依靠自己的专业合作社,大家一起联系货源,不过不是每个村都有合作社。当然,代办的情况也存在,瓜农不找代办的话,村子里也有很多小型的交易点。”

  ■链接

  平度明村西瓜

  平度市明村镇被誉为“胶东西瓜第一镇”,是岛城西瓜的主要种植区。明村镇具有西瓜种植的传统历史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1993年开始,明村镇引进了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并获得成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西瓜生产初具规模,独具特色。

  今年明村镇西瓜种植面积近 8万亩,形成了高温棚、大拱棚、简易棚、大田和秋延迟系列化生产,产品上市时间达8个月以上。主要品种有京欣、早春红玉、蜜童、无籽、黄瓤等五大系列 、30多个品种,预计西瓜年总产量达3.6亿公斤。

  2006年 ,明村镇为当地西瓜等农产品注册“大黄埠”牌商标,明村西瓜开始走上品牌经营之路。经过多年培育,“大黄埠”牌西瓜先后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登记。2006年7月15日,明村镇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青岛明村西瓜节”。至今年,“明村西瓜节”已举办七届。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
  • 济南临沂现170号段手机卡 批发商冒险代办实名认证
  • 淄川提供农事家事代办服务 免费为村民播种旋耕
  • 山东:网上代办“大额度”信用卡需谨慎 多是骗局
  • 烟台小伙清新网上代办大额度信用卡 被骗八千元
  • 滨州无棣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代办员帮忙办手续
  • 枣庄山亭一男子谎称代办驾照 诈骗20余万元被抓
  • 济南:80岁以上老人可申领高龄补贴 子女可代办
  • 济南本周天气将坐“过山车” 两头暖和周三将降温

    • 上一篇:德州净水机商家拿“水质不合格”当促销噱头
      下一篇:沈阳来青岛旅游 小伙游泳被“吸”入海中获救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