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69岁了,退休快十年了,原来帮着带孙子还挺忙活,后来孩子上学了,我就闲得没事做了,天天在家看电视,腿脚也越来越‘老棒’了,现在每天晚上跟着几个老姐妹到广场这边跳跳‘僵尸舞’,活动活动腿脚,觉得自己又年轻了”。金乡街道金山社区的村民王桂菊边跳边笑着说。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全力抓经济促发展的同时,始终把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转变群众文化观念作为街道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方面充分利用辖区资源,多元化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以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为重点,积极加强村民休闲活动场地建设,现有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大院11个,购置图书12000余册、光碟200余盘,配置多媒体设施6套,安装体育健身器材42套,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看书、休闲、娱乐的需求;另一方面多样式加强文化软件实力建设。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体活动,先后组建了“百姓剧场“、“腰鼓队”、“太极队”、“广场健身舞队”等10余个群众性文体组织,满足居民早晚健身娱乐多样化需求,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以社区为单位积极扶持社区艺术团建设,组建规模化、规范化、机制化的公益性团体组织,并鼓励艺术团定期汇演,用精彩的表演引领着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大步向前。
如今,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群众与群众间的距离,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提升了街道的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和谐之花处处盛开。(陈海英)
刘雪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