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学术交流,提携烟台医疗发展
今年63岁的潘树茂是毓璜顶医院原神经外科主任,曾多次向王忠诚学习,深受其影响。“1983年,我曾去北京天坛医院进修。”潘树茂说,“当时的印象是王忠诚院士非常忙。”
尽管工作十分忙碌,王忠诚一直惦记着为家乡做些什么。加强医学交流、促进医疗水平提升成为他回馈家乡最主要的方式。“在王忠诚院士的努力下,1996年,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在烟台设立了培训基地。”潘树茂说。
“颅内有着密如纱网的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极为脆弱。”潘树茂说,神经外科的工作需要在直径不到一毫米的血管上做手术,任何差错都可能导致手术失败。进行神经外科手术要提前想到病人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书本上没有这些经验。”潘树茂说,为把先进经验传授给家乡医务人员,王忠诚院士曾多次到烟台进行学术交流。
“王忠诚院士代表着神经外科的最高水平,每次学术交流,我们都争分夺秒地学习。”潘树茂告诉记者,王忠诚每次来烟,都会带着最先进的手术资料和最得力的神经外科大夫,“有了他的指导,我们多次出色完成了脑干肿瘤和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手术。”据了解,毓璜顶医院的神经外科手术水平在各地市级同级医院中处领先水平,完成的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数量在全省排第一位。
思乡情不断,曾专程到烟台看雪
王忠诚是性情中人。“每次见到王忠诚院士,他总是认真询问烟台的发展,并多次表示,‘还想回家看看’。”潘树茂说。
杨军是王忠诚的学生,现为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三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外科、北京三博脑科医院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也是从烟台走出去的医学专家,对于王老对烟台的感情,他说“那是用言语无法表达的情感”。
“2006年冬天,听说烟台下大雪了,老师总念叨回去。”杨军说。为圆老师一个回乡梦,12月31日,杨军陪同王忠诚夫妇悄悄踏上了飞往烟台的航班,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回烟台看雪。那次回乡,他们走遍烟台大街小巷,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也许年纪大了,老师越来越思乡,他总是说:‘烟台人忠厚善良,人品好,值得交往。我在外面这么多年,虽然事业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为家乡做的贡献太少,为家乡医疗事业做的贡献太少了。’”王忠诚记挂烟台,记挂烟台的医疗事业。杨军说,烟台医疗事业能够再上层次,是他最欣慰的事情。
王忠诚对家乡的思念还体现在他对烟台患者的关注上,“几年前,一名烟台患者到北京天坛医院去进行神经外科治疗,王忠诚院士偶然得知后,亲自查看了病患的治疗方案,并反复叮嘱主治大夫。”潘树茂说。
王忠诚成就:
创造五个世界第一
王忠诚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创造了五个世界第一。他是世界上做神经外科手术唯一超过万例的人;他是世界上做脑血管畸形手术数量最多、经验最丰富的神经外科专家;1985年,他成功切除的直径9cm巨大动脉瘤至今为世界首例;他完成的脑干肿瘤手术数量在国内外最多,手术死亡率不足1%,居世界首位;他完成的脊髓内肿瘤切除手术无一例死亡,无一例瘫痪,处世界领先地位。
另外,王忠诚先后带出35名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全国上万的神经外科医生中,有近1/3是在王忠诚的单位指导下成长起来的。
声音
泰斗离去扼腕叹息
“王忠诚是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培养了全国近一半神经外科医师。他也是我们毓璜顶医院的恩师。一代医学泰斗就这么离我们而去,令人扼腕叹息。”毓璜顶医院原神经外科主任潘树茂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