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6日报道,间谍设备成为一些人监视配偶的工具,而这种日新月异的技术竞赛正助推现代社会离婚率。
婚姻“杀手”
明尼苏达州居民丹尼·李·赫尔曼现年46岁,因怀疑妻子米歇尔·马赛厄斯有外遇,在对方手机和电脑中安装监视软件。粘在妻子汽车上的定位装置使他得以跟踪妻子到一个湖边小屋。被妻子发现后,这段婚姻告终。
“这太糟糕了,”51岁的马赛厄斯回忆说,她没有对丈夫不忠,因担心丈夫的监视,她和孩子一起在车库查找摄像装置,还不得不走到开阔地低声说话,防止被录下来。“这不仅侵犯我的隐私,还侵犯所有给我发短信和在电脑上联系我的人的隐私。”
因窃听“暴露”,赫尔曼被法庭判处30天监禁,理由是他秘密跟踪妻子。不过,赫尔曼坚持认为监视妻子并无不当。
“当我告诉别人这些事的时候,他们说"我也会这样做",”赫尔曼说,“现代技术令我吃惊。”
需求旺盛
技术进步使间谍设备价格不再昂贵,易于操作,方便越来越多人采用赫尔曼的方法来监视配偶。
按照《华尔街日报》的说法,高技术正将离婚变成一场“军备竞赛”。
亚特兰大市婚姻顾问热里·拉内说,几乎每个有出轨现象家庭的案例都由监视配偶引发,“如果一个人开始认为他遭背叛了,他会为查出真相而费尽心机……2012年不存在隐私”。
这种需求下,销售卫星定位追踪器等监视设备的企业销量激增。
布里克豪斯安全公司一名主管说,过去3年,可放在包或衣服里的便携式监视设备销量每年“几乎翻倍”。
另一家制造商“地海空系统”说,今年以来,公司已售出1.5万个监视设备,一些靠磁铁吸附在车上的微型装置销量已超过2011年全年销量。
“监视配件网”说,今年微型探头和相机的销量增加四成,定位追踪器的销量增长近80%。
力劝谨慎
尽管婚姻“谍战”日盛,一些婚姻顾问仍劝诫人们慎用监视设备针对配偶,因为它所侵犯的隐私不仅受法律保护,还事关婚姻和睦。
婚姻顾问鲍勃·什特里托夫认为,对配偶产生监视欲望,无非缘于几个方面:怀疑对方不忠;好奇配偶为何花大量时间坐在电脑前;认为监视是自己权利,有权知道配偶在做什么;失去理性的嫉妒。
什特里托夫建议,如果认为婚姻出现问题,应考虑是否有监视以外的其他方法可解决问题,同时作换位思考:如果自己被配偶监视,会有怎样感受?试图从监视中得到什么?这么做究竟能挽救婚姻还是破坏婚姻;最重要一点,如果确信需要以监视解决问题,双方是否还存在足够维持婚姻的爱和信任。(安晓萌)
作者:安晓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