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化雨镇北苏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上级政策,深入推进旧村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合理利用节约的土地资源,带动了集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立足自身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北苏村位于镇驻地西北部,全村辖4个自然村,286户,人口948人,现有耕地16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7600余元,主要以大蒜和棉花种植为主,没有任何特色产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群众对生产生活条件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壮大集体经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直是村“两委”班子深入思考的问题。2009年,村“两委”班子立足本村实际,积极借鉴外地成功的发展经验,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梳理明晰发展思路,根据所辖4个自然村比较分散、不便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特点,确定把大力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合村并点、节约土地资源作为增加集体积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响应和认可。
依托社区建设,壮大集体经济。在多方协调和争取的基础上,2010年北苏村被列为土地增减挂钩的整村搬迁村,同时,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2010年12月化雨镇中心社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11年7月,一期工程全部竣工,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2012年3月,全面实施了北苏村的整村搬迁工作,搬迁群众近300户。目前,正在对旧村进行复垦,复垦完成后,预计节约耕地260余亩。节约的耕地通过租赁给相关公司搞设施农业项目,每亩年租金1000元,村集体年收入26万元,同时可解决100余人群众就业问题,每人每天收入50至80元,实现了村集体与群众的共同受益。
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和谐社区。为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村“两委”又对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共铺设路面7000余平方米,安装路灯32盏,绿化1800余平方米,修建了健身广场,安装健身器材20余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高。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软硬件建设,对原村级党组织进行规范和调整,成立社区党组织,设立社区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党员服务站等办公场所,配备了专门的办公和会议座椅、电脑电视等办公和远程教育设备,完善了“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民主评议党员和践诺评诺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了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齐全完善,组织建设规范有序,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王连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