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11月1日电 综合加拿大《世界日报》报道,加拿大菲沙学会(Fraser Institute)10月30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低陆平原去年共有超过2100人轮候就读私校,甚至有人等了超过三年仍未能如愿入学,报告建议私校可使用公校的空置校舍教学,藉此改善现况。对此,不少华裔家长皆表惊讶。
菲沙学会30日发表名为“卑诗低陆平原私校轮候名单”(Waitlists for Independent School in BC"s Lower Mainland)的报告,就大温哥华地区和菲沙河谷的私立学校展开调查,根据其中96间有响应的学校数据显示(占全省私校比率的67%),2011/12学年合计有2170名学生在轮候名单上。其中高达57%的学校表示,许多人在轮候名单内已有三年或以上,另外还有15间学校指出,校内每个年级都有轮候情形。报告亦称,在所有私校中,宗教团体所创办的学校最受到家长欢迎,而就读上述学校的学生里,有三分之二来自不同的宗教背景。
低陆平原有逾2000名学生等待进入私校就读,尽管有华裔家长认为轮候名单的人数实在有点夸张,然而这正反映了公校系统确实存在问题,必须检讨入学率下滑原因;但亦有家长表示,无论就读公、私校,学生个人的学习态度才是升学关键。
将家中四个孩子全部送往素里著名私校Pacific Academy就读的素里于太太表示,该校任教老师都十分有爱心,教学也相对细心,同时以非逼迫性的教学方式来要求学生课业,是她决定让孩子就读私校的主因。
“我认为私校除了环境良好外,教师更花心思于学生的课业上,校外教学比例也较公校多,校方与家长互动更为频繁,让家长可随时掌握子女的在校表现,”她续称,“一名私校教师仅需面对约20位学生,加上还有助教协助,学生受到关注的机会相对增加,对于注重升学的家长而言也比较放心。”
此外,于太太认为2000名学生轮候入学的确十分夸张,但正显示了公立学校的表现欠佳,才会令家长挤破头想将孩子送入私校就读。
本拿比张太太虽然也对轮候名单的人数感到诧异,但强调能否申请最佳大学,无关公、私校,关键是在于子女本身是否努力向学,“假若将小朋友送进名列前茅的私校就读,他们自己不努力念书,也只是浪费金钱,加国的读书环境大同小异,最终还是得看学生个人的学习态度。”
她表示,菲沙学会的年度中小学评鉴影响了许多新移民家长,由于私校永远在榜单前列,可能造成家长拥有“私校较好”的迷思。(周化尧)
作者:周化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