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 (记者冯雅)据中国之声《全国消息联播》18时44分报道,央行今天(11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新增信贷6034亿元,广义货币供给量M2增速大幅降落到18.5%。多位专家表现,当前信贷节奏合理,M2增速的回落下降了流动性过剩的担心,阐明通胀预期得到有效管理。
上半年国民币贷款增加4.63万亿元,占全年7.5万亿新增贷款60%以上,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和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都表现,这一范围符合市场预期。
连平:应当说还是比较正常的,当然同时也反应了经济增加的过程中对信贷的需求还是比较茂盛的。
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从货币总量把持来看,上半年信贷范围给下半年货币政策留出了必定空间。但他同时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没必要作任何调剂,既不应比上半年压缩,也无需更宽松。
马光远:前一段时间调研,虽然经济面临两难的问题在增多,不断定性仍然存在,但是总体的经济形势还是不错的。全年保持在9%左右确定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所以我感到货币政策包含财政政策还是应当保持持续性、稳固性。
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增速从去年同期的28.46%降落到18.5%。郭田勇分析说,虽然回落幅度毕较大,但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下降了市场对于流动性过剩的担心。连平也认同郭田勇的观点,但他同时认为,尽管大幅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小,但考虑到负利率不宜长期存在,下半年还是有小幅加息的可能。
连平: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另外一个方面,持续几个月呈现了负利率,这种状态一方面对储户是不利的,同时对未来物价上涨还会带来新的压力,所以负利率状态是不是应当有所改良,所以不消除有小幅度加息的可能性。
马光源则表现,下半年是否加息,要考虑的因素远不止物价形势和负利率状态。
马光远:这一个还得看我们资产价格泡沫包含房地产泡沫本身治理情况怎么样,所以加息的问题是一个包含物价形势、宏观经济走势、资产价格走势等等综合的指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