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日前,兖州市博物馆根据兖州市民举报线索,在青钢集团兖州焦化厂热电车间办公楼基建工地征集到明代鲁藩安丘王府一系奉国将军墓志铭一件。
记者了解到,该志石为正方形,由志盖和志体两部分组成,外部用铸铁箍绑缚,志石每边长60厘米,厚约7厘米,志盖正面篆书“皇明七代诚轩公墓志”;志文30行,满行31字。
据志文介绍,志主为朱观炡,号诚轩,是明鲁藩安丘王一系的奉国将军,为“太祖高皇帝七世孙也。”卒于万历三十年(1602),今城北大安镇安丘府村,即安丘王府故址。
安丘王是第二代鲁王靖王朱肇煇的第二子朱泰坾的封号,本志文对其世系叙述的非常详细。志文中讲:“帝第九子国于鲁是为先王”,先王即第一代鲁王朱檀,他实为朱元璋第十子。《明史》卷一一六《诸王一》也称朱檀“太祖第十子”。这里称其为第九子,反映了当时对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变篡夺帝位这一事件的忌讳,用意是要把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和长孙朱允炆从历史上抹去。《明史·惠帝纪》:“革命而后,纪年复称洪武,嗣是子孙臣庶以纪载为嫌”。所谓“复称洪武”,就是以惠帝的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而实际上洪武只有三十一年。这和改鲁王第十子为第九子为同一心态。该墓志铭的发现,为研究明鲁藩世系及宗藩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记者 相启申 通讯员 董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