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社会管理创新提升和谐聚合力
齐鲁网11月16日讯 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近几年,山东省在探索以基层管理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把政府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把惠民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近年来,山东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创造了不少社会管理新经验,”网格化“”一站式“”一条龙“等社会管理的创新做法,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受益。
全省各级以城乡社区为核心,把医疗卫生、警务、计生、救助等公共服务推进了社区,初步形成了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和居民自助互助服务相结合,服务主体多元化的社区服务体系。诸城市打造的“两公里服务圈”,规划建设了208个农村社区,以几个临近为单位,把1249个村庄纳入新社区,分散的医疗、文化、商贸等公共资源实现了整合利用。
诸城市村民说:“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区,平时有什么事情,在社区里就能办了,真方便。”
目前,山东在农村正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化管理,妥善解决老百姓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逐步取消了影响和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让每一个农民都享受到像城里人一样便捷的社区服务。
在当代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中,只有政府和社会组织良性互动,才能实现社会公共事务的协调管理,”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程度的标杆。
截止目前,山东已经建设了5600多个城市社区服务站和近1400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同时,各类社会组织在山东社会管理创新服务中发挥出巨大作用。近万所民情调解室、7000多家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和1000多个社会公益服务组织,和政府的管理服务形成了有效互动,在青岛市的市南区八大湖街道吴兴路社区,一到中午十一点,八大湖老年食堂就饭菜飘香,由几位热心大姐创办的这所老年食堂,每天都给附近六十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提供午餐,行动不便的老人,还能享受到送餐服务。
一位青岛市民告诉记者:“这是对我们这些空巢老人的照顾,我们心里暖和和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心在基层,但难点也在基层。未来几年,山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还将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将服务向基层延伸,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基础保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