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各种仪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学校利用少先队入队仪式、升国旗仪式、班队会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开幕等,让学生按程序经历整个过程,培养学生严肃、自律的文明素养,规范文明礼仪行为。
开展比赛活动提升文明礼仪教育品位。学校通过“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的演讲比赛、“文明礼仪书画比赛”、“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以主题班队会为形式的讲文明礼仪故事比赛等,延伸活动效果。特别是书、画艺术,本身对学生的的文明修养就有具大的作用,学校选取文明礼仪书画比赛的精品,举办书画展,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开展“三比、四带、五杜绝”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学校把文明礼仪重要内容概括为“三比”,即比学习、比进步、比刻苦;“四带”,即把文明和礼仪带进校园、把热情和大方带给同学、把尊重和孝心带给长辈、把爱心和谦让带给社会;“五杜绝”,即杜绝随地吐痰、杜绝践踏草坪、杜绝打人骂人、杜绝乱扔纸屑、杜绝乱涂乱画。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文明礼仪素养。
开展“文明礼仪在身边”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为充分实践礼仪知识,广大学生从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中搜索文明行为,制止不文明行为,在活动中明辨是非,自我提升。同时,并通过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能力,自觉地把和谐友善、微笑待人、遵守规范等道德目标付诸实践,提高教育效果。
开展文明班级和礼仪标兵的评选活动。学校根据制定的《化雨镇中心小学文明礼仪班级文明礼仪标兵评选办法》,从学生的语言行为、大型活动的纪律表现、课堂上的站姿、坐姿、师生之间的交往等,全面评价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素养。在评选中文明礼仪班级每月一小评,颁发流动红旗;每学期一汇总,评选年度文明班级,年终对评选的文明礼仪班级和标兵进行表彰奖励。
“借网建网”构建全方位的文明礼仪教育机制。利用家、校、社会德育管理网络,把文明礼仪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让学生在校做文明学生,在家做文明孩子,在社会做文明少年。学校在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走”的活动中,通过学生、家长同做文明礼仪知识问卷,一起学习不同场合的文明礼仪知识,既使家长的公民素质得到提高,又方便家长对孩子的监督和教育。学校还主动和家委会成员、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联系,多方面了解、检测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效,促进了学生公民素养的形成,同时也将文明之风不断向社会延伸。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文明之花在化雨镇中心小学绽放,加速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高红翠老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另有3位教师被评为“济宁市优秀教师”,有1位教师被评为“济宁市职业道德先进个人”, 4位教师被评为师德标兵。学校连续多次被金乡县、市有关部门评为“文明单位”, “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6月被国家教育部、国家关工委等十二个国家部门联合确立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基地”。站在新起点,化雨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正满怀豪情,浇灌文明礼仪之花,把文明礼仪教育这一特色品牌做大、做优、做强。(王超 刘全征)
程桂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