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津浦铁路济南火车站。(齐鲁网记者 于鹏 摄)
山东建筑大学副教授姜波为赫尔曼·菲舍尔的孙女西维亚·弗里德里希米德介绍相关照片情况。(齐鲁网记者 于鹏 摄)
齐鲁网济南12月5日讯(记者 孔冠军 于鹏)今天上午10点,“菲舍尔与济南老火车站暨山东建筑大学传承建筑历史文化实践”图片展在山东建筑大学图书馆开展。济南老火车站设计者赫尔曼·菲舍尔的孙女西维亚与丈夫应邀出席展览并剪彩。西维亚不仅带来了祖父百年前在济南拍摄的数十张珍贵照片,还带了许多祖父在济南鲜为人知的故事。
谈济南:很震撼 是个很好的城市
1912年,一座哥特式火车站建筑群建成,其尖肋拱形、尖形拱门等典雅特征,一度成为济南的标志性景观。它的设计者即为德国青年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先生。
100年后的今天,西维亚终于踏上了这片从小便从祖父那里听说过的美丽土地——济南。 “济南老火车站对我们家族来说不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的一个梦想。”激动得一夜未眠的菲舍尔女士,在简短的开场白后,分别向济南市档案局和山东建筑大学捐赠了她从德国带来的珍贵图片资料。
西维亚和菲舍尔在一起生活了14年,直到1962年祖父去世。祖父在中国邂逅了爱情,并在济南举办婚礼、度蜜月,把一生中最为浪漫的时光留在了中国。她从小无数次听到祖父和祖母讲起他们在中国、在山东、在济南的故事。听到祖父讲起济南的火车站和大明湖。
“我虽然在这边(济南)看的还不多,但是感觉很震撼,济南是个很好的城市,”她说,祖父经常谈起济南,因为这里有太多的感情。在德国的美因茨小城,西维亚也一直关注着祖父当年工作生活过的城市。如今,站在这片土地上,西维亚难掩自己激动的心情,现场几度落泪。
谈火车站:这是祖父最喜欢的作品 希望复建
1908年,年仅24岁的菲舍尔来到济南,设计津浦铁路济南火车站。1912年,火车站建成。1992年,随着济南老火车站的大钟被最后拆除,这座矗立了80年的老火车站在泉城的大地上永远地消失了。菲舍尔与其设计的火车站成为很多济南市民永恒的记忆。
“建筑是没有国籍的,这是祖父最喜欢的作品”,西维亚说,当她知道这个火车站被拆除的时候,心里很伤心。现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一天火车站可以复建。
现在,山东建筑大学已经开始筹建铁路建筑与工业展示基地,铺设路轨、安装蒸汽机车与八节绿皮车厢,复原候车站台,并以济南老火车站为原型设计主体建筑,传承和弘扬铁路文化。
据媒体报道,天桥区区政府透露,该区设想在北广场复建济南老火车站,且提议已得到各方面支持,但该区政府同样表示,复建老火车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沟通和协作。
相关链接:济南老火车站
济南老火车站是指“津浦铁路济南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并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当年它和德国人二十世纪初设计的胶济铁路火车站(现为济南铁路局公用建筑)相距仅数百米。两座颇具规模、均为欧式风格的车站近距离并存,这在中国大城市中极为罕见。1992年,火车站被拆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