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代传春)“在工商所的帮助指导下,我们协会原来签的3份合同,按照有关程序进行了及时终结,使协会避免了损失1万多元。”新驿镇星火科技协会兼正泰通经纪人公司负责人郭修智说,“现在不管签哪类经济及技术合同,都请工商所的同志‘顾问’一下,心里有底。今年协会通过与3000多户签订12000亩‘一埯多株’玉米种植技术合同,亩均增产就达到400多斤,直接带动农民增收500多万元。”这是新驿工商所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构筑农民增收“坦途”的一个缩影。
红盾护农促增收。为维护良好的农资兖州市场环境,新驿工商所持续加大农资兖州市场监管力度,对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今年以来,在对全镇所有农资经营网点进行经常性检查的基础上,又重点对从事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网点进行突击式检查、临时性抽查15次,共取缔无证农资经营网点7处,查获假冒伪劣化肥63吨、农药、种子一宗,为农资经销商及时办理执照19份。
经纪活农促增收。新驿工商所把发展规范农村经纪人队伍,作为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兖州市场链接,带动农民增收的一条主要渠道,在建立经纪人登记注册快速通道,适当放宽农村经纪人登记条件,降低兖州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着力加强对农村经纪人的监管引导、农村经济合同的规范管理,促进了经纪人与农民的“共赢”。截止到目前,全镇粮食、蔬菜、苗木等方面的经纪人发展到243人,经纪业务量达到14600多万元,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业结构调整,间接拉动农民增收5300万元。
合同帮农促增收。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加快的实际,新驿工商所积极开展合同帮扶活动,及时引导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进行合同的司法公正,并建立起合同履约监管、签约双方诚信教育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切实维护签约双方的共同利益。今年1—11月份,新驿工商所指导帮扶农民签订土地流转、粮食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合同2200多份。高一村通过合同帮扶活动的开展,与种子公司签约了1000亩小麦良种繁育生产合同,仅此一项,村民人均增收近200元。
商标富民促增收。新驿工商所按照“立足一个资源优势,围绕一个产业链条,抓好一个商标注册,带动一批特色品牌,搞活一地经济,富裕一方农民”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利用商标提高农副产品兖州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知名度,使“企业+农户+商标”模式,成为农民增收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今年春天,新驿成明粮食收储加工站通过注册“尹府”商标,其生产加工的面粉、面条等20多个系列的产品,一上兖州市便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年增加经营效益近1000万元。像这样的企业在新驿镇还有华仕绿源林业、长江禽业、新一木材加工等10多家。在这些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镇农民从产业链条中增加收入2670多万元。
兖州市场助农促增收。新驿聚金城农贸兖州市场辐射周边县兖州市的20多个乡镇,每天黎明时分前来从事各类农副产品、小商品批发的商户达到2000多人次,年交易额达到13000多万元。为使兖州市场持续兴旺发达,新驿工商所以创建济宁兖州市农村文明集兖州市为目标,牵头组织兖州市场内部环境综合整治,健全完善兖州市场内部管理制度,严厉打击欺行霸兖州市行为,为经营者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兖州市场环境、方便快捷的服务环境、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