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小手艺”做成大事业,把“小企业”做成大产业,该镇将传承与创新结合,聘请专业绘画人士从事画面创作,强化员工培训,帮助企业搞好产品开发。道勤五谷画产品原料由原来的单一粮食,扩展到各类纯天然、带有芳香气息的五谷杂粮、中草药、花草籽等各种植物果实,经过防腐、防蛀和防脱落特殊处理制作而成,根据各种杂粮的不同形状和颜色经过粘、贴、拼、雕等手段,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创作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产品种类也发展至山水、人物、花鸟等六大类50多个品种。
同时,为了打开销路,他们将五谷画纳入总体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产业专案,扩大对外宣传,集中搞好推介,五谷画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央电视台、《新华网》、《新浪网》、《农民日报》、《香港大公报》和省、兖州市地方新闻媒体先后做了专门报道,产品远销国内外,拥有12家代理、加盟商及上百家小型销售网点,五谷画由此步入了大型宾馆、高档家居装饰、公共场所布置、大型企业宣传、活动赠品等多个领域。先后获得“工艺品创新国际金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艺术品“金牛奖”、赴韩民间手艺品展手工艺术品类金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目前,分布于省内外的2个五谷画生产加工企业,20个个体生产点,15家大中型“五谷画吧”正在规划建设。
由民俗文化带来的启示:领导重视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应切实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形成各级领导强力推动、社会各界深度参与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引导和推动的作用,结合实际,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出台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促使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项目带动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途径。加快对文化产业主体企业的培育,充分释放企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以龙头带项目,以项目促产业,打造广阔的发展支撑平台,真正实现从作坊式的生产加工向产业化规模经营的跨越转型。
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坚持实施文化品牌品牌战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转变增长方式与提升品牌形象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创意和科技的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文化创意与社会、兖州市场、兖州市民的生活融合。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