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秦效厂担任了济宁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主持工作的副主任。由他执笔的济宁人民广播电台第一部广播剧《寒夜星辰》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制作播出后,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获得好评,1991年获得全国市、地、州、盟文艺节目评比一等奖。笔者采访时问秦效厂,听说你参与创作的八部广播剧不仅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而且还都获得省“文艺精品工程”奖,可喜可贺呀。老秦说,我不能贪天之功,广播剧是集体创作项目,成绩大家都有份。笔者了解老秦的品质,据笔者所知,像《农机站长》、《少年英雄李目辉》、《希望》、《重建家园》等作品,都出自他的笔下。
1988年,秦效厂开始了他的小说创作生涯,第一篇短篇小说《转业》在山东《柳泉》杂志发表。很多人都对他刮目相看,都说这个当兵出身的人还能写小说。后来接连他又发表了《冲出长沟》等作品。
30多万字《老转》历经几易其稿
关于歌词创作,老秦还是有点功力的,自那首脍炙人口的“四十五里到长沟……”唱响后,他相继又写了“姐妹巧手织鲁锦”、“运河旁有一支动人的歌”、“千里共知音”等歌曲,其中“运河旁有一支动人的歌”曾获得1994年中国(黄河口杯)行业金曲大展评最高奖———白金奖。最让他津津乐道的还是为“行风热线”写的歌词,名字叫“赞美你,行风热线”。歌词是这样写的:“我不用上访,更不要盘缠,有问题只管打行风热线;抬腿就进衙门,举手可问苍天,收音机里坐着咱老百姓的官。一个电话就能解难,如今咱老百姓办事就是方便”。庆祝会上,节目主持人集体演唱了这首歌,反响不错。
2006年6月,老秦从济宁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创作小说有了更多时间。老秦说:“《老转》三十多万字,几易其稿,中间得到了很多专家们的指点和帮助,送审后虽然得到了《山东文艺出版社》的肯定,但缺点总是抹不掉的,只有亲爱的读者才能谅解我驾驭长篇小说的综合功力。尽管这样,我还是要坚持不懈的写下去,我要以各种体裁去讴歌那些无怨无悔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老转’们,他们的音容笑貌总是在我面前晃动着,我真是太熟悉他们了。”
笔者说,《老转》故事脉络清晰,人物性格鲜明,矛盾起伏有致,情节自然合理,倒是很适合写成一部电视剧。老秦说,但愿如此,如果搬上荧屏,才能进一步展示出孔孟之乡人特有的资质和情怀!
真切盼望并期待着老秦有更多的作品献给读者、献给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