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市创新镇街团委班子选拔机制成效显著
徐 超
选人用人,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发展。兖州团兖州市委抓住镇(街)团(工)委班子换届契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式,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推动了基层团内民主,为一大批优秀青年干部脱颖而出搭建了良好平台。
严格标准,科学实施。广泛征求各单位部门和青年群众意见,经过多次酝酿讨论,联合兖州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在共青团换届选举工作中做好各镇(街)团(工)委书记选拔任用工作的通知》,一方面,公布了任职要求,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规定年龄在30周岁以下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年轻干部均可参选;另一方面,对选拔程序、选拔纪律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主动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提高了工作透明度。通知下发后,召开了全兖州市共青团换届工作培训会议,详细讲解了换届政策、换届程序以及换届的具体细节,并印发了换届流程图,方便基层操作。各基层团组织按照要求,召开换届动员会议,落实各项举措,进一步细化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为广大青年干部参与竞选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创新方式,优中选优。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认可的用人标准,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全面动员、公开报名、民主测评、资格审查、组织考察等程序,确定了镇(街)团(工)委书记人选。各镇(街)积极创新团(工)委班子选拔方式,通过公开演讲、群众测评等方式选拔团(工)委副书记,激发广大青年干部的参与热情,其中,新兖镇采取了“竞职演讲+民主测评+考察谈话”的方式,由党政主要领导、组织办、研究室等科室负责同志担任竞职演讲的评委,对竞职人员进行打分,并召开民主测评会,由全体党政领导和全体中层正职干部对竞职人员平时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定,最终确定了2名团委(工)副书记人选。目前,10个镇(街)全部调整了团(工)委书记,平均年龄由原来的32岁降到28岁,学历全部在大学本科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1名,双学士学位1名,党委委员兼任团委书记的2名),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搭建平台,提升能力。选好是基础,用好是关键。一是专题培训,打好工作基础。针对新当选干部对团的工作较为生疏的工作实际,专门组织召开了新任团干部培训会议,发放了基层团干部工作手册,对共青团组织、引导、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详细讲解。组织开展基层团建座谈会、观摩会,推动新任团干部互相沟通交流,学习工作经验。二是实践锻炼,尽快融入工作。先后组织开展团建工作“三规范两提升”活动、团建品牌创建活动、团干部恳谈日活动,组织引导团干部尽快了解工作、融入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三是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教育引导团干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开展“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满意型”团组织创建活动,在经济发展、信访维稳一线提升团干部工作能力,为加强镇街干部梯队建设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锻炼了一批优秀青年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