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济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上线“政风行风热线”,局长王志泉介绍了今年全市城管执法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回答了市民的热线提问。
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 进一步提升了城区市容环境
今年,市委、市政府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市综合执法局深入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进一步提升了城区的市容环境。今年以来,全市综合执法部门继续强化占道经营管理,全年共计取缔占道经营、流动摊点15278处,取缔露天烧烤、小吃摊419户,对市第一人民医院、实验中学周边的占道经营和解放路市场、红星东路市场外溢等一批长期影响市容环境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加大了整治力度。在查处违法设施和强化广告牌匾管理方面,今年全市综合执法部门共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7624平方米,更新设置门店招牌1332块,有效改善了城区环境。
在一些多部门共同开展的整治行动中,市综合执法局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5月,全市多部门联合开展规范城区养犬管理集中整治行动,市综合执法局先后共出动宣传执法车辆2200余辆次,张贴宣传材料1万余份,并通过早晚值班,加强对公共场所遛狗行为的监管,目前,城区公园、广场和主干道遛犬行为得到基本制止。另外,在与公安交警支队、交通部门联合开展的城区建筑渣土处置规范管理行动中,综合执法局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遏制了车辆抛撒、车辆带泥上路等违规行为。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继续加强流动摊贩监管力度
一直以来,流动摊贩的管理既是综合执法工作中的重点,也是工作中的难点。近期,各级综合执法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其中,仙营路马路市场、实验中学周边的占道经营问题都得到了有效治理。据悉,在今年,市综合执法局持续开展集中整治,对城区主次干道的店外摆放、占道经营行为开展专项治理;同时,借鉴外地经验做法,对店外摆卖、占用道路经营、影响群众出行的行为,按照一般程序立案查处,并加大了处罚力度。目前,全市共立案查处沿街商铺店外占道经营等案件36件,对其中的16户当事人下达了《处罚决定书》,下一步将按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的时限和程序,对经过催告后仍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当事人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在此基础上,综合执法局加强了对重点部位的治理。通过与交警部门联合,开展中小学周边环境整治,强化上学、放学期间秩序整治,针对汽车南站、大润发周边缺乏监管,治理后又反弹的问题,专门设置2处城管便民岗,实现执法模式由流动向固定、由应急向常态的转变。目前,执法服务岗亭实行12小时值守制度,执法队员以岗亭为依托,有效地推进了建设南路、健康路及汽车站周边区域的精细化管理。近期,各级综合执法部门进一步探讨了疏堵结合的治理路子,通过联合街道、社区,在琵琶山广场北侧、红星市场南口西侧以及申家口街等部位设置了便民摊点疏导点,将流动商贩引导、疏导至疏导点内经营,并通过与街道、社区配合,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有效解决了治理结果反弹的问题。(记者 张昭晖)